什么是酸碱平衡?

什么是酸碱平衡?,第1张

人体内各种体液必须具有适宜的酸碱度,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体组织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碱性物质,还有一定数量的酸性和碱性物质随食物进入体内。机体可通过一系列的调节作用,最后将多余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排出体外,达到酸碱平衡。酸碱平衡失调可引起人体酸中毒或碱中毒。体内的酸性物质主要来源于糖、脂类和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产物,其次是饮食和药物中的成酸物质及少量酸性物质。体内的碱性物质主要来自某些食物和致碱性药物。

酸碱平衡是健康膳食的第一关卡,也是拎好菜篮子必须牢记的前提。食物的酸碱性,是说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一般金属元素钠、钙、镁等在人体内的氧化物呈碱性,含这种元素较多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如大豆、豆腐、菠菜、莴笋、萝卜、土豆、藕、洋葱、海带、西瓜、香蕉、梨、苹果等。一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非金属元素,如磷、硫、氯等,在人体内氧化后,生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如猪肉、牛肉、鸡肉、鸭、蛋类、鲤鱼、虾及面粉、大米、花生、啤酒等。因此,家常莱一定要注意酸碱食物的合理搭配,特别是在节假日里,若肉类较多,就更应该注意搭配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判断食物的酸碱,并不是根据人的味觉,也不是依据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学性,而是要看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最终物质对血液、淋巴液等体液所起的作用而确定。如水果含有果酸,吃起来常带有酸味,这些有机酸在人体内经过氧化、分解后成为水和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但它所含的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却在体内形成了使血液呈碱性反应的、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所以,有酸味的水果并非是酸性物质,而恰恰是碱性物质。此外,蔬菜、豆类、奶类、海带、茶、咖啡等也都是碱性物质。而鸡、鱼、肉、蛋、面粉、玉米、花生、大米等味道虽不酸,但因含有较多的硫、氯、磷等非金属元素,经氧化、分解后会使血液呈酸性反应,所以是酸性食物。

饮食中如果酸碱失调,就会带来种种疾病,如血脂高、血压高、贫血、神经衰弱等,还可带来疲劳症。有人以为自己常常感觉疲倦,是因为睡眠时间不足,用脑过度和强体力劳动造成的。殊不知,许多时候是由于偏食酸性食物的结果。

人体在正常状态下血液为弱碱性。血液中不论酸性过多还是碱性过多,都会引起身体不适。人们每天都在大量食用酸性食物,如主食中的米和面,副食品中的肉类、鱼类、贝类、虾、鸡蛋、花生、紫菜、啤酒、白糖等。血液酸性化又被称为酸性体质,酸性体质的人常有一种疲倦感。开始时有慢性症状,如手脚发凉、容易感冒、皮肤脆弱、伤口不易愈合等。酸性体质严重时.会直接影响脑和神经功能,引起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神经衰弱等。因此,我们大量食用酸性食物的同时,还应吃一些碱性食物以中和酸性,使我们的头脑处于清醒活跃的状态。蔬菜、水果、豆类、海藻类、茶、咖啡、牛奶等都属于碱性食物。

益寿延年的奥秘在于实现每天饮食结构中酸碱之间的平衡。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体液酸性偏高,智商就低,碱性偏高时,智商就高。日本医学博士莜原秀隆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万病之源”,实现酸碱平衡,才可保持健康。人类食物的科学结构是4份碱性食物,1份酸性食物。

专家们指出,中国人体内亚油酸严重超标,亚麻酸严重不足,比例严重失调。亚麻酸能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增强神经细胞的传递作用,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目前,在一些奶粉、米粉中已经添加这类物质,但添加多少是合理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应通过积极的饮食方式,在降低亚油酸的同时.提高亚麻酸的摄入量。在买菜时适当多买海鱼类、贝类等,此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富含亚麻酸的食物,如核桃、鱼油等。

如何平衡酸碱、平衡膳食呢,专家们提出一个“一、二、三、四、五”的参考数。“一、二、三”,即每日1袋牛奶,200克左右糖类,3~4份高蛋白食物。“四”是指四句话十六个字,即有粗有细,不甜不成,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是500克蔬菜及水果。还有红、黄、绿、自、黑。“红”指红葡萄酒;“黄”指黄色蔬菜;“绿”指绿菜;“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黑”指黑木耳。还有的专家提出“一把蔬菜,一两豆,一个鸡蛋加点肉”。这些说法都是有科学根据的,是指导我们拎好菜篮子、平衡膳食的依据。

我国中医学还把食物分为四性和五味,指出它在身体中的作用,搞好它们的平衡也很重要。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即辛、甘、咸、酸、苦。凉性与寒性食物多具有清热泻火和解毒作用,可以治疗热证和阳证。热证或阳证表现为:面红耳赤、口干口苦、喜欢冷饮、手足温、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干、脉数。此性食物有苦瓜、苦菜、空心菜、茄子、白萝卜、莲藕、西红柿、竹笋、冬瓜、西瓜、丝瓜、黄瓜、油菜、菠菜、荸荠、甘蔗、白菜、绿豆、豆腐、小米、荞麦、大麦、芋头、香蕉、柑、苹果、梨、枇杷、橙子、橘、薏苡仁、紫菜、海带、甜瓜、田螺、茶叶、猪皮、鸭蛋、兔肉、田鸡、甲鱼等。

温性与热性食物有温阳散寒作用,适于寒证和阴证。寒证和阴证表现为:面色苍白、口淡、喜热饮、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此性食物有生姜、葱、韭菜、芥菜、大蒜、高粱、龙眼肉、杏、桃、樱桃、石榴、乌梅、荔枝、栗子、大枣、胡桃仁、蚕豆、莲子、辣椒、花椒、紫河车、鹿肉、雀、鳝鱼、虾、蚶、鲢鱼、鸡肉、鸭肉、羊肉、羊奶、狗肉、牛肉、猪肝、猪肚、火腿、鹅蛋、海参、饴糖等。

平性食物属一般营养保健之品,与热证或寒证都可配用,尤其对虚不受补的人十分适合。此性食物有大米、糯米、黄豆、黑豆、山药、花生、猪肉、银鱼、牛奶、苹果、扁豆、胡萝卜、白菜、玉米、百合、白砂糖、黑芝麻、葡萄、白木耳、黑木耳、黄鱼、泥鳅、猪肺、龟鳖、鲫鱼、鸡蛋、蜂乳等。

中医学认为,五味不调,也容易生病。元代朱丹溪《饮食箴》中,有“因纵口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之说,即久食专味,过于偏嗜者,亦有害。这就是说,嗜辛喜辣,内火较亢,易致伤阴,则有气散和上火之弊,情绪易冲动;偏好酸味,每有嘈杂,筋挛,甚则胃病;多食肥甘,易患脾痹,壅塞淤气,发为消渴,尤其是食糖,除提供能量外,无其他营养素,食用过多,不仅易引发龋齿,还会影响人体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多食咸味则心气抑,血凝,脉凝涩,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过咸对心血管系统确有害处,如高血压就与钠盐摄入量高有关;多食苦味,易导致皮肤粗糙,对消化也有害。中医认为,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五味实行禁食,如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等,以免加重病情。

因此,学点中医学知识,对于我们拎好菜篮子,也大有补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17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