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氏家族来源

冷氏家族来源,第1张

冷氏家族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一、出自姬姓

是春秋时期卫国开国君主康叔的后代,是一个用封地作为姓氏的姓。康叔名封,开始被封于康,所以历史上也有将他称为康叔封的。武庚叛乱被平反以后,周国公把原来商朝的土地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的后代有被封于冷水的,他们用封地作为姓氏,称为冷氏。

二、以职业命姓

以技艺为姓,是泠氏所改。相传黄帝有一个乐官叫做泠伦,是中国古代音律的发明者。泠伦制作了是二口编钟,使他们同宫、商、角、征、羽相配合。这些完成以后,便于仲春二月乙卯的那一天,当太阳出现于奎方位的时候,由泠伦指挥,演出一场盛大的乐舞,乐舞的名字叫《咸池》,并赐他以名为姓,称为泠氏。

泠又写做伶,所以世世代代的掌管宫廷音乐的人称为“伶人”,后来又成为演员的名称。泠伦的后代子孙称为泠氏,后来写错,误传为冷,成为冷氏。

三、少数民族姓氏

宋代羌族、现代苗族、土家族、彝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均有冷姓。

扩展资料

冷姓的迁徙与分布

一、两汉:冷姓人在今河南新蔡、陕西西安一带形成大的聚落。西汉末鸿嘉元年冷广被封为驷望忠侯,食邑一千八百户,冷广死后,其子冷何齐承袭,到新莽时失去爵位,子孙在今陕西西安附近散居开来。

二、隋唐:冷姓除继续繁衍于陕西、河南、浙江外,还在今北方之山西、河北、山东,南方之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份定居。

三、宋元:冷姓居住地进一步扩大,今福建、广东、广西均有冷姓人入迁。

四、明末满清屠川:致川地冷姓避居云贵,此后的湖广填四川,又使两湖之冷姓入迁今四川、重庆。

《百家姓》中有冷姓。冷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67位。

《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相传黄帝时有个乐官名叫伶伦,他制定了中国古代的乐律,并同荣将一起铸造了12口编钟,演奏黄帝亲自创作的《咸池》乐。黄帝为表彰伶伦的功劳,便赐他为伶姓。

此后,“伶”成为宫廷掌管宫廷音乐舞蹈的官员,后成为演员的代称。而因为当时造字过程并没结束,且伶的古音与冷相同。所以伶氏又为冷氏。又一说,冷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弟康叔的后人,有被封地于冷水(今陕西省内),后人即以封地名为姓,称为冷姓。

扩展资料:

姓氏名望

1、冷曦:字景炀,新易人。明朝洪武年间御史。刚直不阿,弹劾了一些有权势的高官,震动了当时的朝廷上下。人称“冷铁面”。

2、冷谦:字启敬,道号龙阳子。明朝时期武林人。洪武初年的时候,因为擅长于音律而被任命为太常协律郎。元朝末年的时候他以近百岁,在看过李将军作画后很感兴趣,于是学画。永乐年间出去远游,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3、冷融:字杰生,四川大邑人。清朝光绪二十一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科。民国十三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2年担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达十余年之久。1934年任西康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

4、冷天禄,清朝嘉庆年间四川省东乡农民起义首领,东乡(今宜汉)人。嘉庆元年(1796年),他率众起义,四年后,在岳池的激战中,中箭牺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冷姓

冷姓的来源和历史

你们知不知道冷姓的来源和历史吗?中国的姓氏有很多个,数不胜数,而冷姓的来源说法不一,那么冷姓的来源和历史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冷姓的来源和历史吧。

冷姓的来源和历史1

冷姓的来源与历史说法不一,比如源自姬姓、源于蒙古族、源于满族。出自姬姓

1、是春秋时期卫国开国君主康叔的后代,是一个用封地作为姓氏的姓。康叔名封,开始被封于康,所以历史上也有将他称为康叔封的。武庚叛乱被平反以后,周国公把原来商朝的`土地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的后代有被封于冷水的,他们用封地作为姓氏,称为冷氏。

2、出自西周时期王室大夫泠州鸠,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泠州氏,左传周泠州鸠之后。泠州鸠,是西周时期王室的大夫,他的后裔子孙以先名字为姓氏,称泠州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泠氏、州氏,其泠氏后有称冷氏者,世代相传。源于蒙古族出自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辉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辉特氏,是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辉特部族人的姓氏,以部为氏,包括伊克明安氏,青海辉特部扎萨克图汗部厄鲁特一旗都以此为氏,世居准噶尔地区(今新疆准噶尔盆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Ikminga Hala。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博尔津氏,亦称波罗军氏,满语为Borjin Hala,汉义“波浪”,世居阿布海克勒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所冠汉姓为冷氏。该支冷氏的鼻为博尔津·色冷,后金政权建立初期率部归附佟·努尔哈赤,授二等轻车都尉,为满洲正白旗佐领,其后裔子孙在清朝中叶,有以先名字末音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冷氏,世代相传。

冷姓的来源和历史2

冷姓来源有二,主要的一支是黄帝后裔,具体情况如下:

一、出自姬姓。《路史》记载:“卫公族之后。”《姓氏考略》曰:“康叔后有冷氏。”是春秋时卫国开国之君康叔的后代,用封地作为姓。康叔名封,开始被封于康(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北),所以历史上也称为康叔封。武庚叛乱被平定以后,周公姬旦把商朝原来的地区封给他,建立卫国。康叔的后代有的被封到冷水(今陕西省境内),他们就用封地名“冷”作为姓氏,形成冷姓一支。众所周知,卫国是姬姓诸侯国之一,追根究底,出自卫国公族之后的冷姓,当然是黄帝的后裔。

二、源于上古,以技为姓,是泠(音令)氏所改。相传黄帝时典乐官冷伦之后。原音零后转为冷氏。

[冷氏名望]

1、冷姓名人,西汉有淄川太守冷丰,东汉有术士冷寿光,唐朝有诗人、监察御史冷朝阳,宋代有广州知府冷应征、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明代有音乐家冷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17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