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月全食是怎样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月食月全食是怎样形成的原理是什么,第1张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

月全食,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月食的形成从物理角度,其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地球、月亮成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月食的时候,对地球来说,太阳和月球的方向相差180°,所以月食必定发生在“望”(即农历十五前后)。

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约有5°的交角,因此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

月食的形成原因是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

月全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11 月 8 号“红月亮”月全食的原理如下:

月食是一种正常的天文现象,当月球移动到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月食。当月球进入地球本影时,来自太阳的直射光被地球完全阻挡。而月亮折射到地球的光中,更短波长的蓝光被大气更多的折射和散射。

这种折射和散射意味着只有更长波长的光到达月球并反射回地球。红光的波长比蓝光长,这使月食呈现出特有的红色。

在地球上,日出和日落时可以看到同样的效果,那时天空比白天更红。折射光的数量取决于大气中灰尘或云的数量;这也控制了散射的光量。一般来说,大气中的灰尘越多,其他波长的光被去除得越多(与红光相比),产生的光会呈现更深的红色。

关于“血月”的民间传闻:

民间传闻血月乃凶月,是凶兆,会发生冤案。

历史杂记曾有记载:血月现,星球气断,气尽,如坠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血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77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