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瑜13岁官拜东吴水军大都督的故事

关于周瑜13岁官拜东吴水军大都督的故事,第1张

周瑜13岁官拜东吴水军大都督的故事是虚构的。

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意思是建安三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任命周瑜为建威中郎将,让他统领2000多人马,这时候周瑜才24岁,到了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周瑜34岁后,孙权任命其为前线的大都督。

由此可见,建安三年时孙策立业,此时周瑜已是24岁。又怎么会在13岁时为东吴水军大都督呢?建安十三年孙权与江夏黄祖作战时,任命周瑜为前部大督,此时周瑜是34岁。

扩展资料:

周瑜劝孙策取江东,因为江东土地肥沃,又有长江天险。后来的事实证明,周瑜的判断正确。从长远打算,周瑜为孙策建议:取庐江,再取荆州,然后益州。

从而与北方的曹操划江而治,然后再图谋统一中国。这个长远打算简直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媲美,而整个东吴的战略方针,也基本是按这一走向。

赤壁之战,是周瑜人生和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整个战争,周瑜是谋划者和指挥者。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不但不同意借荆州江南四郡地给刘备,还主张趁势消灭刘备。

公元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进军益州的方案,但是,周瑜在准备出征的路上得了重病,最终死在湖南岳阳,年仅三十六岁,周瑜的死是东吴一大损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瑜

周瑜周公瑾,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都督,可能有人不太了解“大都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周瑜是什么时候成为大都督,他当上这个大都督又能做些什么。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历史上,自然不会只有周瑜这一个大都督,那么,东吴总共有几位都督呢?他们分别是谁,周瑜成为大都督的时候又是多大的年纪?

“大都督”这一官职,翻译过来就是“全国最高的军事统帅”,由曹魏设置,但是并不是一个常置官职,是属于某个人担任某个职位以外兼任的“加官”。因为吴国的制度与魏国相同,因此吴国也有大都督一职。

很多人都认为,周瑜乃是东吴的大都督,但其实这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在《三国演义》当中,曾经提到,有三个人担任大都督,就是周瑜、吕蒙和陆逊,并没有说鲁肃,然而在史书《三国志》当中,又只有陆逊的传记里面提到过大都督,其他人都没有。

大都督更像是一种临时担任的官职,并不是放在那里,只要有人能力合适就会担任,或者说一直都有人担任的官职,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官位。在《三国演义》当中,对于大都督的设定与历史有所偏差,属于是整个东吴的军事负责人,而且还是长期性的职位。

周瑜、陆逊、鲁肃、吕蒙四个人,并非是东吴的“四大都督”,而是“东吴四英杰”,既然周瑜没有担任过“大都督”,自然也并不存在周瑜什么年纪成为大都督这个问题了。但是可以说一说,周瑜什么时候开始做官。

在《三国志》当中有过记载,建安三年,孙策立业,这个时候他们都是二十四岁。十年之后,建安十三年,孙权与江夏黄祖作战时,任命周瑜为前部大督,此时的周瑜是34岁,但是他被任命的是“前部大督”,并不是“大都督”。

但是前面讲过,陆逊曾经担任过大都督,时间是222年,也就是陆逊三十九岁的年纪,也正是陆逊扬名天下的那一场战役。当时,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此外,陆逊还在石亭之战的时候担任过大都督。

石亭之战,是魏国和吴国之间发生在争夺江淮地区上的战争,而且还是东吴进攻战中非常少有的战绩,陆逊、朱桓与全琮三军同时杀向曹休的军队,斩、俘魏军一万多人。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三国演义》真的是对于想要了解真实历史的人是一个阻碍,尽管它的文学价值很高,但是其中的很多事件和人物,都让人产生了太多误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65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