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慌诞文学?

什么是慌诞文学?,第1张

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

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于五十年代初诞生于法国巴黎,随后在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统治西方剧坛长达二十年之久,七十年代初走向衰落。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其艺术特点为:

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

②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代表作家及代表作: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美好的日子》(1961)

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1953)、《塔拉纳教授》(1953)、《大小手术》,

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2),热内的《女仆》(1947)、《阳台》(1956)、《黑人》(1958)

爱德华·阿尔比《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1966)

荒诞文学的代表作有荒诞派戏剧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未来在鸡蛋中》、《阿麦迪或脱身术》、《犀牛》,爱尔兰犹太小说家、戏剧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美好的日子》、《最后一局》(又译《剧终》)、《哑剧》、《尸骸》,法国剧作家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塔拉纳教授》,法国诗人、小说家让·日奈的《女仆》、《阳台》、《黑人》,美国剧作家阿尔比《动物园故事》、《美国之梦》、《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芙》等。

“荒诞”一词源于拉丁语sardus,最初指音乐中的不和谐”、吓协调”,现引申为人与人之间不能沟通或人与环境之间的根本失调。

英美文学中有影响的荒诞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马尔克斯的佰年孤独》、尤奈库斯的塔拉纳教授》等,它们多反映成人的生活。

反映儿童精神世界的荒诞文学作品也有不少:维多利亚时期孩童最崇拜并尽享荒诞不羁的故事带来欢乐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充满欢乐,神秘、美妙的海底世界的《海的女儿》,反映贫富悬殊的荒诞世界生活的《大林和小林》,死去活来的善良可爱的小红.帽》,历遭劫数、死而复生、最终过上幸福生活的《白雪公主》,贪婪永无满足最终只能与破木盆为伴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诚实小男孩点破昏庸皇帝一丝不挂的《皇帝的新装》,如梦似幻的《绿野仙踪》,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柯洛迪的《木偶奇遇记》,角野荣子的《魔女的宅急便》,罗大里的《分钟也不坐的本韦努托》,E.B.怀特的《夏洛的网》,还有迪斯尼动画片的《猫和老鼠》,中国儿童热捧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等等。

这些儿童文学采用荒诞的艺术手法,竭尽变化腾挪,营造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艺术境界,弥漫着离奇的幻想、活泼的情调、无邪的童趣,勾起儿童乃至成人的遐想,让读者在获得审美愉悦之时,更好开发富于想象力的天性。儿童文学中一个个活泼可爱、是非分明和正义感强的形象深深印在儿童读者的脑海。本文试图探讨荒诞儿童文学荒诞美的体现、儿童青睐荒诞儿童文学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65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