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抬棺出征的将军,个个悲壮,只有后面几个成功了吗?

历史上那些抬棺出征的将军,个个悲壮,只有后面几个成功了吗?,第1张

自古以来,抬棺上阵都是一种决绝,不畏生死,不留后路,死了正好进棺材。相信不少人听说过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故事,在我国古代,还有几位抬棺出征的将军,他们的故事照样悲壮。

庞德

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huán]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三国时期威名赫赫的猛将,当时曹操手下手下两个驻扎在宛城的将领反叛,庞德领兵和曹仁一起前往平叛,拿下宛城之后就顺势驻扎在了樊城,以对抗关羽。而樊城有很多人都知道庞德的哥哥在汉中刘备的手下,怕庞德会暗中反叛,所以都纷纷上奏希望曹操能够撤回庞德,庞德一听急了,就说:“我这些年来深受魏王大恩,无以为报,现在我要和关羽一决生死,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于是曹操就任他为将,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庞德还特意让人做了一口棺材,在棺材前和手下的人说:“幸得魏王如此看重,我这次前去,一定和关羽死战不休,我若是赢了就用这棺材把关羽抬回来,要是输了你们就把我放在棺材里抬回来。”手下的人听了,深受鼓舞。后来在大战之中,庞德中了关羽的计谋,被水淹七军,因为水上作战不利,庞德最后落水,被周仓擒下,最后被关羽所杀。

曾天养

曾天养,(1790-185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参加金田起义时已五十余岁,有黄忠遗风。历任御林侍卫、指挥、检点、秋官又正丞相。在太平天国西征过程中,老将曾天养抬棺出征,最终在城陵矶之战中战死,在他死后,太平军再也没有机会染指湖南。

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19世纪70年代,阿古柏在西方列强支持下,悍然侵略新疆,为了收复新疆,而且粉碎英国和俄罗斯在新疆地区的野心,左宗棠决定大军西征,收复新疆。在出发的时候,为表决心,左宗棠让自己手下士兵抬着一口棺材出征,表示自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要收复新疆。最终经过几年努力,收复新疆。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左宗棠“抬棺出征”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自己收复新疆的决心,就算是死也要收复失地;另一方面是当时新疆的局势危急,收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左宗棠想要以这种方式凝聚人心,以必死的态度,挥师新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和俄国企图分裂新疆,还在新疆扶持了傀儡政权阿古柏。阿古柏占领了乌鲁木齐,吐鲁番和南疆大部分地区。俄国此时也趁机占领了伊犁,整个新疆的局势岌岌可危。然而清政府此时针对新疆问题却出现了分歧,李鸿章主张应该加强海防,对新疆问题不淫过多关注,左宗棠则主张海防和边防一样重要,必须收回新疆。最终,左宗棠力排众议,被朝廷封为钦差大臣,西进收复新疆。

左宗棠到新疆以后,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阿古柏也兵败自杀。但是,伊犁依然被俄国占领。1881年,与俄国谈判了大半年之后,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改定条约约》,虽然收回了伊犁地区,但也割了新疆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俄国,还赔偿了一大笔白银。

左宗棠在中国近代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却是他人生的一个大亮点,为国家的团结贡献巨大,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不应该被历史所遗忘。所以,“抬棺出征”是为了切断自己的后路,要么收复失地,要么死,令人可歌可叹,左宗棠实乃民族英雄。

抬棺出征。

体现出其轻身为国的奉献精神。

“抬棺出征”之意在“不成功便成仁”。赢则以此棺载敌酋尸凯旋而归;败则以此棺为吾栖身之所。

西征时左侯已63了,征战半生正是解甲颐养天年之时,仍拖老迈之躯率军远征。正应了左侯那句“吾欲效诸葛死而后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635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