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申遗成功名单

中国申遗成功名单,第1张

中国申遗成功名单有如下:

古琴艺术、昆曲、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羌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史诗、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剪纸、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中医针灸、杭州西湖、皮影戏。

1、2008年——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

2、2008年——昆曲。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牡丹亭》、《长生殿》是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

3、2008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歌曲分为两个主要品种,一是乌日汀道或称“长调”,二是“短调”。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长调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

4、2008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歌唱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等,反映了维吾尔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

5、2009年——羌年。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迁徙活动日益频繁、年轻人对羌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减弱,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庆祝羌历新年的人越来越少。

6、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sǔn mǎo)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已延承了7000多年。

7、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

8、2009年——中国篆刻。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9、2009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比活字印刷技艺早400多年。

10、2009年——中国书法。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中国申遗成功名单旅游景点

长城、敦煌莫高窟、北京和沈阳的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泰山、黄山。、黄龙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承德避暑山庄及周边庙宇、曲阜孔庙孔林及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庐山国家公园、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北京皇家祭坛:天坛、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大足石刻、武夷山、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青城山-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云冈石窟、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澳门历史城区、殷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开平碉楼及古村落、三清山国家公园、五台山、郑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丹霞、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元上都遗址、澄江化石遗址、新疆天山、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大运河。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土司遗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梵净山、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良渚古城遗址。

长城、莫高窟、布达拉宫、天坛、龙门石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明清皇宫、丽江古城、元上都遗址、鼓浪屿、丝绸之路等。截止2022年7月,中国已有38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

世界文化遗产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者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共同构成世界遗产。

万里长城 布达拉宫 兵马俑 天坛 明清皇宫 丽江古城 丝绸之路……

中国申遗的第一个项目是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同时长城也是中国第一个申遗的项目,在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的文化意义:

长城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汉朝长城就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保护作用。自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诸国之后,遂以长城要塞为根据地,开辟和维护着东起汉朝首都长安,西到大秦全长2万余里的交通干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几千年来,中外友好使团频繁往来于这条古道上,中外文化在此融合、交流,迄今仍在发挥着作用。许多外国人知道中国是从长城开始的,长城是世界上其它国家人民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一个最好的切入点。

万里长城这一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力量的宏伟建筑,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宝贵遗产。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万里长城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证明长城所具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已被世界所承认,长城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45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7
下一篇 2023-0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