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五经指的是哪五经?,第1张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诗经》

这本书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年间的300多首民间诗歌,据说周朝就设立了采诗官,每到春季就会摇着铎,一种形态类似编钟的乐器,召集民众收集歌谣乐谱,《诗经》中主要分为风,雅,颂3个部分,《周颂》是最早产生的,由于是贵族所作,所以大多是祭祖和颂神的歌曲。

2、《尚书》

这是最古老的记载王室言论的书籍,其中包含着很多周商时期的重要史料,据说最早是由孔子整理编撰,但后经焚书坑儒,几乎全部被毁灭,但是后来鲁恭王搜寻孔宅时,却发现了另一本《尚书》,经后人修订,比原来多了16篇。

3、《礼记》

其实《礼记》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戴德编撰的《大戴礼记》,一个是他的侄子戴圣的《小戴礼记》,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礼记》,主要是讲述了先秦的礼法制度,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丧葬礼仪和服装,学生和老师间的相处之道,还有祭祀流程,以及孝道等。

4、《周易》

主要是讲述了周朝的占卜哲学知识,阴阳八卦和五行水火都是来自其中,最早只在民间流传,后发展壮大后出现分化,形成了儒门易,筮术易和道家易。

5、《春秋》

主要讲述鲁国历史,但语言隐晦且简练,因此出现了很多对其进行补充的书籍,代表就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后和春秋进行了合订。

扩展资料:

五经名单:《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1、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士礼》《周易》《春秋》五部。

2、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2、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本是六经的《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因焚书坑儒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传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161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7
下一篇 2023-0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