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第1张

产生原因:19世纪末满清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内忧外患的社会矛盾,特点是“反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特点: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属于三民主义中的一个。

扩展资料: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国家而已。”

孙中山先生也提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但最后,“三民主义”变成了“新三民主义”,把民族改成了民族共同体,这可以说是民族主义在中国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民主义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产生是由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的投资以及洋务运动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下面对其产生原因和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

产生原因:

(1)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2)外商企业的刺激.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和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吸引了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3) 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这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诞生了.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

1、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东南沿海。

2、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3、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

4、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体系不健全。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14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7
下一篇 2023-0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