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的范围具体是哪里?

黄海的范围具体是哪里?,第1张

山东半岛上部为黄海北部,山东半岛下部到淮河入海口为中部,淮河入海口到长江入海口为黄海南部。

黄海从胶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8.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40.9万平方千米。

黄海的西北部它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东部由济州海峡与朝鲜海峡相通,南以长江口东北岸启东角到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分界。

扩展资料

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大片水域水色呈土黄色,由于历史上黄河有七八百多年的时间注入黄海,使得河水中携带的一些少量的泥沙将黄海近岸的海水由蓝色染成了黄色。在韩语环境中,则因其位于朝鲜半岛西侧也称为“西海”或者“朝鲜西海”;但国际上通常沿用中国的称呼“黄海”。

从整体来看,黄海海流微弱,流速通常只有最大潮流速度的十分之一左右。表层流受风力制约,具有风海流性质。在盛行偏北风季节,多偏南流;在盛行偏南风季节,多偏北流。黄海环流主要由黄海暖流(及其余脉)和黄海沿岸流所组成。

黄海暖流是对马暖流在济州岛西南方伸入黄海的一个分支(有人称为“对马暖流西分支”),它大致沿黄海槽向北流动,平均流速约10厘米/秒(在源地也不超过25厘米/秒)。

它是黄海外海水的主要来源,具有高盐(冬季兼有高温)特征,但在北上途中逐渐变性。当它进入黄海北部时已成为余脉,再向西转折,经老铁山水道进入渤海时,势力已相当微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海

黄河以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为界,东临朝鲜半岛,北接辽东半岛。黄海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最深处在黄海东南部,约140米。海洋学家习惯于根据黄海的自然地理特征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北黄海是指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半封闭海域。海域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百灵岛西南部86米。长江口至济州岛连线以北的椭圆形半封闭海域称为南黄海,总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南黄海平均水深45.3米,最大水深在济州岛北侧140米。黄海水温的年变化小于渤海,变化范围为15 ~ 24℃。黄海的盐度也较低,为32‰。黄海寒流和暖流交汇,水产品丰富,尤其是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势平坦,面积广阔,适合晒盐。如著名的路畅盐区、烟台以西的山东盐区和辽东湾都是我国重要的产盐区。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为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黄海在西北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连线为界,与渤海相接;南以中国长江口北岸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与东海相连。

东海北部以中国长江口北岸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为界;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

黄海、东海、南海都是中国的边缘海,只有渤海属于中国的内海。

黄海从胶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8.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40.9万平方千米。

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淮河,鸭绿江、大同江、汉江等,主要沿海城市有中国连云港、盐城、南通、日照、青岛、烟台、威海、大连、丹东,朝鲜的新义州、南浦,韩国的仁川等。

黄海内的岛屿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东侧、胶东半岛东侧和朝鲜半岛西侧边缘。

流入东海的河流有长江、钱塘江、闽江及浊水溪等。

大陆流入东海的江河,长度超过百公里的河流有40多条,其中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等四大水系是注入东海的主要江河。

因而,东海形成一支巨大的低盐水系,成为中国近海营养盐比较丰富的水域,其盐度在34‰以上。

因东海位于亚热带,年平均水温20℃—24℃,年温差7℃—9℃。

扩展资料

黄海、东海名称的由来

一、黄海

黄海名称的由来与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的长期纷争、频繁地改朝换代密切相关。

南宋建炎二年,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之水阻挡金兵,黄河改道南下夺淮。

到了元朝,黄河在苏北入海已经稳定了100多年,带来大量泥沙,形成日益明显的黄河三角洲。

在三角洲前缘也沉降了丰富的浮泥堆积,风浪搅动使近岸海域的水色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人们根据其各自特点加以命名。

黄河在苏北入海,自北向南流动的黄海沿岸流把来自黄河的细粒物质输送到黄河入海口以外的其他海域,使近岸海域被染成特殊的黄色,故有“黄水洋”之称。

由此可见,在很多年前先人就根据水体颜色把海洋进行分区描述,这在海洋学史上也是重要的贡献。

到了清朝初期,黄海海域曾被称为“东大洋”,把现在的东海一带称为“南大洋”。

清朝末期,在1908年以后出版的地图中均已使用今名。

也就是说,黄海名称的正式使用也只是20世纪初期以后的事情。

二、东海

从字面上就可看出是因其位于大陆之东而得名。

由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东流在江苏省的北部入海,因而把黄河流入的海概称为“东海”。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设立东海郡的朐县,并在海州湾内的秦山岛上立了石碑,作为秦国东大门的标志。

到了三国时期,朐县成为东海国的领土,首府在今山东郯城。

东魏时期,朐县改名为海州。

公元607年,即隋大业三年,又把海州改名为东海郡,现在连云港市的四边还有东海县制。

可见,现今的黄海,在我国历史上曾被称为东海,这也是位于江苏省北部东海县名称的由来。

从“东海”名称的演变来看,战国时期已有东海之名,到了清朝初期曾把当时的江海一分为二,北部称“东大洋”(相当于现在的黄海)、南部称“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东海)直到20世纪初,现代的东海才正式定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14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7
下一篇 2023-0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