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利和复利的区别

单利和复利的区别,第1张

单利和复利的区别有:

一、定义的区别

单利:是指按照固定的本金计算利息即本金固定。

复利:是指在计算第二次本金的时候里面要包括第一次产生的利息,所以又叫利滚利。

二、计算公式的区别

单利:收益=本金*(1+利率*n)

复利:收益=本金*(1+利率)^n

三、利息的区别

单利:利息结果会相对低一些。

复利:利息结果会较高。

四、使用情况的区别

单利:静态条件比如零存整取的时候一般采用单利公式。

复利:动态条件比如银行里如果有活期储蓄和基金定投业务,一般采用复利公式计算。

【拓展资料】

单利计算法是计算利息方法之一,利息与本金、计息期数和利率均成正比的计息法。按单利法计息,本金在整个借贷时期均保持不变。单利法主要适用于短期借贷中的利息计算。

在单利法中由于计息期数的具体算法不同,存在有不同的单利计息法。计息期数常以年为标准,其中,一年标准天数的选择和借贷起止日期间计息天数算法的不同,可以产生有准确单利法、普通单利法、国际商务单利法等等。

复利的计算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

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复利现值是指在计算复利的情况下,要达到未来某一特定的资金金额,现今必须投入的本金。所谓复利也称利上加利,是指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

复利终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获得利息后,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之和。简单来讲,就是在期初存入A,以i为利率,存n期后的本金与利息之和。

单利是指一笔资金无论存期多长,只有本金计取利息,而以前各期利息在下一个利息周期内不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复利是指一笔资金除本金产生利息外,在下一个计息周期内,以前各计息周期内产生的利息也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二者的区别:利息的结果会不同、计息方式不同、计算公式不同等。

一、利息的结果会不同

复利会的利息结果较高;单利的利息结果较低。同样的利率水平,同样的本金,用单利和复利计算利息的结果中复利会高于单利。单利是指指按照固定的本金计算利息。复利是指第一期产生利息后,第二次的本金包括本金和第一次产生的利息。且期限越长,这两个值之间的差额越大。

二、计息方式不同

单利只以本金计算利息;复利定期结息,利息会被加入本金逐期滚算。即单利计算方法下在到期时段内利息不参与计息。复利计算中利息按照约定的计息周期参与计息,复利又叫利滚利。

三、计算公式不同

复利的计算公式是S = P(I + i)n;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I=F-P×i×t=F/(1+i×n)。复利的计算公式中以符号I代表利息,P代表本金,n代表时期,i代表利率,S代表本利和。

拓展资料

利息是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费,指货币持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和各种债券发生的利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利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息实质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货币本身并不能创造货币,不会自行增值,只有当职能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而货币资本家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内在前提。

而由于再生产过程的特点,导致资金盈余和资金短缺者的共同存在,是利息产生的外在条件。当货币被资本家占有,用来充当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就成为资本。货币执行资本的职能,获得一种追加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所有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驱使,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分割成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分别归不同的资本家所占有。因此,利息在本质上与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反映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 工人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110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