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忆法

图像记忆法,第1张

      图像记忆法是指以联想作为手段,将自身需要记忆的信息,转化为比较夸张、容易引起自己的注意,并且不讲究是否合理的图像,从而加深记忆,提高记忆效率的一种方法。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需要转化之后才能使用图像记忆法,有很多信息,本身就是以图像的形式输入到人们大脑中的,人们之所以能记住这样的信息,就是图像记忆法在起作用。

      在整个记忆领域中,图像记忆法有着很高的地位。人们所进行的各种记忆活动中,很多信息都是依靠图像记忆法,才能最终被人们记住。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联想,是图像记忆法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使用图像记忆法进行联想时,其自身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非必要合理性。非必要合理性是指人们在运用图像记忆法时进行的联想,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也不需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实际情况。这样会使人的思维变得更活跃,联想出来的东西也更丰富,对记忆的促进效果更大。

      第二,容易相关性。容易相关性是指人们针对记忆主体进行的联想方式,越适合自己,就越容易记忆。在选择联想方式的时候,必须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记忆力。

      第三,夸张性。夸张性是指人们在使用图像记忆法时所进行的联想,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当然,如果是真的有助于人们记忆,也可以夸张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过分夸张可以刺激海马体分泌一种波线,这种波线有利于海马体细胞树突上的树突棘的改变。因此,夸张的联想同样有助于人们的记忆。

经常有一些初学者不知道怎样提高记忆力,怎样一步一步地进行记忆力训练。所以,在这里为初学者整理了一个思路,帮助大家尽快掌握图像记忆技术。

图像记忆的方法

记忆法第一步:图像转化。

右脑记忆方法

图像转化就是把我们所看到的文字、数字、英文单词等材料,统统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图像来进行记忆。

例如一个词语石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文字,没有任何图像,假如我们发挥一下想像力,在脑海中想像出一个生动具体的石榴图像,这就能够开始发挥出我们的图像记忆力了。否则,没有图像的话,图像记忆力就运用不出来。

我们的记忆材料可以分为具体和抽象两种,像石榴、飞机等具体的词语,只要直接想像就能把图像想像出来。但碰到诸如自由、快乐、祖国等抽象的词语,或者数字、英文字母等的时候,就无法直接想像出图像了。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方法或技巧把这些抽象的材料转化为具体的图像。

把抽象资料转化为图像的常见方法主要有两种:谐音法、代替法。例如数字21,我们可以通过谐音转化为鳄鱼的图像,例如快乐,我们可以用一个小孩的笑脸这个生动的图像来代替。

记忆法第二步:图像联结。

图像联结的意思就是把原本相互独立的各个图像,运用想像让它们互动、联结在一起。

前面第一步图像转化是运用图像记忆法的前提,而第二步图像联结则是运用图像记忆的基本方法,就是运用联想法把一个个或一组组图像联结起来,就像一条铁链中的各个环,环环相扣。

记忆法第三步:图像定桩。

右脑记忆方法

图像定桩的意思就是通过定桩法来记忆比较负责的材料。这就需要在我们的记忆对象之外,再引入一些记忆工具来帮助记忆,这些记忆工具就叫做桩子。常用的桩子类型包括:数字桩、地点桩、身体桩、人物桩、字母桩、语句桩等等。

记忆法第四步:图像整理。

图像整理就是把原本杂乱无章的图像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一定的逻辑整理成为一连串比较好记忆的画面。

图像整理的目的就是要把转化出来的图像用更好的顺序或逻辑来记住它们。

例如要记忆这样几个词语:西瓜、熊猫、大门、鲨鱼、菜刀。

用图像记忆法来进行记忆,第一步就是想像出五个生动的图像,第二步就是要把它们用串联联想法联结起来,可以这样想:西瓜里跑出一只大熊猫,熊猫走出大门,大门上趴着一条鲨鱼,鲨鱼咬着一把菜刀。

这样想是能够把这五个图像联结起来,也能把它们记住,但总感觉想像起来比较困难,记忆也不是很深刻。

但如果这五个词语并不要求我们按这个顺序来记忆,只需要把五个词语都记住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把五个词语的顺序重新整理一下,变成比较好记忆的一组画面,这个时候就可以这样来想像:大熊猫拿着菜刀把一个大西瓜砍成两边,结果从大西瓜里窜出了一条鲨鱼,只见这条鲨鱼一下就冲出了大门外。

通过这样一整理,这组图像就好记多了,记忆更流畅更深刻。这就是图像整理。

通常我们在进行记忆的时候,会遇到许多复杂的情况,用前面三个步骤都比较难应付,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这些复杂的图像重新进行整理,把它们变成为比较好记忆的图像,然后再来记忆,就会比较容易。

一些记忆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力再好的人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遗忘的?怎样减少遗忘?何时复习效果最佳?通过遗忘规律可以一目了然。

时间间隔 保持的百分比 遗忘的百分比

20分钟 58% 42%

1小时 44% 56%

8小时 36% 64%

1天 34% 66%

2天 28% 72%

6天 25% 75%

31天 21% 79%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

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

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我们在复习功课时,有时感觉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识似的,这就是因为复习的间隔太长了的缘故。今后我们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

二、魔力之七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广度进行过比较精确的测定:测定正常成年人一次的记忆广度为7±2项内容。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这个七被称为魔力之七或怪数七。这个七即可是7个字符,也可是7个汉字,或7组双音词、7组四字成语,甚至于7句七言诗词。由此可知,短时记忆广度的大小不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意义,而是取决于被记忆材料的数目!

我们在记忆时可利用这一特点,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分配在7组之内,而这7组中的每一组的容量可适当加大。这样每一组相当于一个集成块,加大了集成块的含量,记忆效率应会大大提高。比如百家姓,若是一个一个的记,就得记100组,若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即四个四个为一组记,则只需记25组,25组与100组相比,记忆效率当然会提高了。

再如记忆电话号码02224120416,一个一个记要记11项,若分成022-2412-0416这样3组,则记忆起来就快多了。再如记忆圆周率,若把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依次分成苦干小段,每一小段为7个数字,把每7段即49个数字作为一首七律诗一样背,就会感觉象背诗一样朗朗上口,不会再枯燥无味了。每次一口气背这样一大段,10段就是490位,这已很可观了。古代诗词大多不超过7个字,我们觉得较易背诵,很大程度上是因在魔力之七的范围内的缘故。

三、睡前醒后记忆的黄金时间段

记忆时,先摄入大脑的内容会对后来的信息产生干扰,使大脑对后接触的信息印象不深,容易遗忘, 叫前摄抑制(先报入的抑制后摄入的)后摄抑制(后摄入的干扰、抑制先前摄入的)正好与前摄抑制相反,由于接受了新内容而把前面看过的忘了,使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如何运用这一规律来强化我们的记忆呢?睡觉前和醒来后是两个绝佳的记忆黄金时段!

睡前的这段时间内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滨浩斯遗忘规律可知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习便可恢复记忆,更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识记忆材料易储存,会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期记忆。另外根据研究,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刚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睡前的这段时间真的是很宝贵。

早晨起床后,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所以说睡前醒后这段时间千万不要浪费,如能充分利用,可收事半功倍之功。

四、复习、温故古老而又实用的记忆诀窍

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些话语我们都很熟悉,的确,复习是记忆之母,我们巩固所识记过的材料的最好方法就是复习!

巴甫洛夫学说认为,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如果不畅通,则原来大脑中保留的痕迹就会逐渐消失,而复习就是对大脑中的痕迹进行再刺激,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小,记忆效果越好。

图像记忆法,顾名思义,利用图像记忆的方法。 所以说,没有图像在大脑中,图像记忆法就没办法运用。你想了解一下图像记忆法吗?

一、图像记忆法的4个步骤

整个图像记忆法分为4步,依次为图像转换、图像联结、图像简化、图像定桩。

图像记忆法的步骤1:图像转换

图像转化是整个图像记忆法的基础,前面也说过精简生动的图像对记忆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平时多看图册,积累很多好的图像素材是图像记忆的关键。

图像转化分为具体和抽象2种,具体概念的图像转化比较容易,例如前述的苹果。而抽象概念的图像转化就需要运用一些方法,一般有替代法、谐音法等。比如欢乐这个词就可以用孩子的笑脸来代替。

图像记忆法的步骤2:图像联结

如果一幅图像是一个单词的话,那么图像记忆法的第2步就是用图像联结将多个单词组合成词组、短句。

一个好的图像联结应至少具备下述5个要素中的2个:动态、夸张、有趣、刺激、带有情感,具备这些要素的图像联结能够使记忆更加持久。

例如,乌鸦钥匙这2个词,我们都能在脑海里转化为2个生动的图像,但如何将这2个词进行图像联结使记忆更加持久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金色钥匙插在乌鸦的屁股中,乌鸦在空中扇着翅膀呱呱大叫的场景。这样一联想,这2个貌似不怎么关联的图像就产生了互动,联结成一个整体,记忆也就很深刻了。

图像记忆法的步骤3:图像简化

单词组成词组,词组接下去就要组成句子、段落。图像简化(也称图像整理)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联结后的图像转化为庞大却容易记忆的动画或电影,方便更好的记住它们。

图像记忆法的步骤4:图像定桩

图像记忆法的最后一步是图像定桩。对于一般性的简单的资料,用前面3个步骤基本就能很好的记忆不过对于复杂、重要的资料,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记忆,这些工具就称为记忆桩子。基本的记忆桩有:地点桩、数字桩、人物桩等,比如常见的120秒扑克牌速记用到的就是地点桩。

图像记忆法的应用范围很广,比如常见的思维导图也用到了图像记忆方法。学习训练好图像记忆法能够让孩子的学习更有效率。

二、图像记忆法记忆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怎样才能记住他们呢?有很多同学都会把人名给搅乱,所以这次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下同时代或者特定关系的人名记忆!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记忆法:

1)转换图像:

韩愈==含玉

柳宗元==柳(树)

欧阳修==(太)阳

苏洵、苏轼、苏辙==三苏==三叔

曾巩==巩==拱桥

王安石==石(头)

2)在脑海里组合图像:

桥由石头组成

旁边有棵柳树

天上有个太阳

桥上站着个三叔

三叔嘴里含块玉

3)画出图像

注意:只要能记住下面的图像,就能回忆出八大家的名字,图像可以开发我们右脑的潜能,

也就是说,刚才组合的图像用到了我们右脑里的图像能力,右脑的图像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这就是图像记忆的原理,原理明白了,做其它的练习,你就可以按照这种原理很快记忆下你想记忆的知识。

三、图像记忆方法3大体系

我们所说的图像记忆,是各种记忆方法及其应用的一个总括,包含了记忆力提升和应用的各个方面。 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图像记忆,需要了解图像记忆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

图像记忆的三大体系(如上图),分别为系统方法、记忆力训练、实践应用。

第一个图像记忆体系:图像记忆的系统方法

图像记忆的系统方法,我们归纳成为四大步骤,包括图像转化、图像联结、图像简化、图像定桩。

第二个图像记忆体系:记忆力训练体系

我们把各种记忆力训练的方法统称为记忆体操。 掌握了方法之后,要想把这些方法用得更快、更好、更熟练,可以通过一些记忆力训练方法(记忆体操)来进行训练。

第三个图像记忆体系:记忆方法的实践应用

大部分人学习记忆方法的目的,不是想要成为记忆大师,而是希望能应用到学习、工作之中,帮助自己提升学习的效率。

要把记忆方法运用到实践之中,我们当然也可以绕开记忆体操的训练,直接就把学到的方法直接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工作之中。

图像记忆这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系统的记忆方法是基础,是必须要掌握的 记忆力训练能帮助我们更熟练地运用记忆方法实践应用是我们学习记忆方法的最终目标。

在目前的记忆界,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着重记忆力的训练,想要成为记忆大师,想要感受记忆力快速提升的乐趣另一种是强调记忆方法在实践的应用,认为没有必要去做太多的脱离实践应用的训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48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