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化

什么是城市化,第1张

一、定义: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二、城市化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三、影响:

1、积极影响:

1)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2)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3)促使生产方式、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

2、消极影响:

1)环境问题:

2)社会问题:

3)经济影响和粮食问题:

城市化的名词解释是: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城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的概念也不尽相同。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角度来看城市化是农村地区或者自然区域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经济学上从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生态学认为城市化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社会学家从社会关系与组织变迁的角度定义城市化。

扩展资料:

城市化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其中土地是关键因素。纵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论是早期政策导向的人口聚集,还是改革开放中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繁荣带来人口激增,抑或是如今多元的城镇化模式探索,解决土地问题都避免不了“征地—补偿—拆迁”的循环。

轰鸣的推土机铲平一个又一个村庄、鳞次栉比的高楼越来越密集。据了解,近10年我国有90余万个自然村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80到100个村庄在版图上被抹去。

有的城市决策者,以城市化的名义,毫无顾忌,毫不留情,把城郊众多肥沃的田地规划成楼盘,把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庄夷为平地。

当然拆迁的确让不少村民一夜暴富,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土地利益纠纷、强拆等粗暴行为、被迫上楼的无所适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城市化从高速推进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域的关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网评:城市化不是“毁村”运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46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