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说是帝后关系的楷模?

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说是帝后关系的楷模?,第1张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原配,十三岁嫁给太宗李世民,也是唯一的一个皇后,从他俩共生育了三子四女即可看出,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很宠爱。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而长孙皇后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明君配贤后,真是珠联璧合,天设一对,地造一双。在李世民玄武门事变之前,她才十几岁,就很善于打好和李渊后宫以及建成、元吉家的妻妾的关系,给李世民不少助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王和太子之间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时长孙无忌和他的妹妹秦王妃一直鼓励和支持秦王,并且在发动玄武门政变之前,秦王妃亲自鼓励秦王府的将士。最后李世民玄武门政变成功。

唐太宗登基13天后,就将自己的妻子长孙氏册立为皇后,立长子李承干为皇太子,长孙无忌进封为齐国公,实封一千三百户,追赠自己的岳父长孙晟为司空、齐国公。

长孙皇后不追求奢华,性格温和,知书达礼,经常劝解李世民要能听得见谏言。在李世民后宫中,她懂政治,但是从不参政。她从不嫉妒,可以容纳李世民的一切女人,还主动给李世民选美。

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她的地位是没人可以撼动,一是长孙兄妹对李世民贡献重大,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变的作用是很大;二是李世民跟长孙皇后,属于挺标准的举案齐眉,夫唱妇随;三是,长孙作为皇后,她对后宫的管理也很到位,是一个能力的皇后,所以她在历代皇后评价中也很高。

李世民把一生的精力在大唐的文治武功之上,所以长孙氏就代表李世民孝敬李渊,因此受到李渊的喜爱!皇后自幼就爱读书,一举一动都遵循礼仪规范。有一天夜里有人前来奏报有急变,唐太宗立马穿上盔甲,抱病在身的长孙皇后坚持要一同前往,宫人纷纷劝止,长孙皇后说:“陛下如此震惊,我又如何能够安心养病?”

(贞观二年),长孙皇后反对哥哥长孙无忌担任要职,就对李世民说:“我身为一朝皇后,尊贵已极,实在不愿兄弟子侄都在朝廷之上。汉朝的吕霍外戚正是前车之鉴,希望陛下千万不要任命我的哥哥为宰相。”

唐太宗没有听从妻子的意见,坚持给了长孙无忌高官厚禄,于是长孙皇后私下让哥哥主动辞去这些职位,唐太宗最终不得不答应,只加封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的虚衔。

     李世民的风流韵事很多,有前朝公主杨妃,有二婚再嫁的韦贵妃,有亡弟李元吉之妻七王妃,有杀弟仇人的女儿阴妃,有才女徐惠,有后来君临天下的武媚娘……那么,到底谁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真爱呢?无论从婚姻、经历、子女等哪一方面来看,恐怕都非长孙皇后莫属。

     帝后婚姻、嫔妃入宫,往往与政治利益、权势斗争、官职地位、私欲膨胀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双方目的往往都不纯粹。但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婚姻,却称得上良缘,既门当户对,又符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主要是两人还有感情基础。

    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是威震突厥的右骁卫将军,母亲北齐皇家宗室之女。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唐国公,母亲是北周皇族。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两家权势地位不相上下。

    长孙皇后的伯父早年就很欣赏李渊妻子窦氏的睿智大气,曾劝说弟弟长孙晟与李家结亲。在长孙晟去世,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兄妹和母亲,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赶出家门,寄居在舅舅高士廉家。年少的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布衣之交,关系非常要好。高士廉见经常跟长孙无忌一起出入的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外甥女许配给他。当时李家还没有起兵反隋的打算,因此这段婚姻谈不上笼络势力、政治联姻。

   长孙氏十三岁时在高士廉的做主下嫁给了唐国公二公子李世民,唐国公即唐高祖李渊,二公子就是日后的唐太宗李世民。

   唐建立之初,百废待兴,长孙氏不但支持秦王李世民征战天下,对公公高祖李渊侍奉到位,深得李渊喜欢。在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产生矛盾之后,长孙氏多方奔走,尽力弥合丈夫与周围的隔阂。在玄武门之变中,作为秦王妃的长孙氏,慰勉将士、力挺丈夫。可见,长孙氏不仅德行出众,而且有着不错的政治头脑。

   李世民即位后,长孙氏被封为皇后。所谓妻贤夫祸少,长孙氏不但不干预朝政,而且还劝谏李世民不要重用长孙家为首的外戚。她和丈夫谈古论今,能在政事上给予丈夫启发。不但如此,对于那些忠贞之臣,她还会善意劝谏太宗容忍。而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意见总是包容的,认真听取的。可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确是情深意笃,琴瑟和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45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