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奸诈吗?请举个例子

曹操奸诈吗?请举个例子,第1张

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而且他奸诈一生,最后归于真实,曹操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令。当时写这个遗令,就是遗嘱,写遗嘱,大人物写遗嘱有一个格式的,说说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劳啊,也检讨一下自己,然后说我要埋在什么什么地方等等,是这样的遗嘱。曹操的遗嘱不是这样,曹操的遗嘱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对的也有错的,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不值得你们效仿。就这一句话交代完了,下面讲什么呢?就唠唠叨叨地讲一些家务事,他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个香,就是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她们一生都很辛苦,为我服务得很好,很到位,不要亏待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不要把她们赶走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没有事做,可以学习做什么呢,学习用丝带编草鞋,万一将来我们曹家破产了,可以拿这些鞋去卖换点饭吃。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这种事,所以他这份遗嘱当时很被人看不起,说一个大英雄临死之前也不说点豪言壮语,也不说点励志的话鼓励一下我们后来人,“分香卖履,留恋妾妇”,成何体统!连苏东坡都给了八个字的评价,叫做“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说这个家伙一辈子狡猾奸诈,临死之前露了马脚,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人。

但是我对苏东坡先生一贯尊敬,对于他这句话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这恰恰表现出曹操的大气。我就不说豪言壮语,我就不谈政治功劳,我就不谈国家大事,我就要谈这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能把我咋地?你们说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么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曹操才不在乎你们怎么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叫什么?“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能够如此地本色,说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诈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简称奸雄。而这个奸雄呢,又是非常可爱的,所以我认为对曹操的评价就是这五个字——可爱的奸雄。

原文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庐中人皆出现。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xuán)出。失道,堕枳棘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儿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俱免。

魏武又尝云: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与所幸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必心动,便戮汝。汝但勿言,当后相报。”侍者信焉,遂斩之,谋逆者挫气矣。

又袁绍年少时,曾夜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帝揆其后来必高,因贴卧床上。剑果高。

魏武又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斩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所幸小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耳莫敢近之。

译文

魏武帝(也就是曹操),年少的时候,曾经与袁绍都是游手好闲的街头小混混。看见别人在举行婚礼,就偷偷的进入新郎家中,半夜的时候大叫:“有小偷来了。”屋里的人全部跑出来了。曹操拔出刀劫持了新娘,与袁绍按原路出去。两人迷路了,迷失在一片树林中。袁绍不想走了,曹操又大叫:“小偷在这呢。”袁绍惊慌的拼命逃跑,两个人才免于被抓。

魏武帝又曾经说:别人要危害自己,自己一定会害怕。于是对自己宠幸的人说:“你拿着刀来,我心里一定会害怕,便要杀你。你别在外面说,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服侍他的人信了,就被杀了,这是谋划杀他的人挫伤了气焰。

当袁绍年纪还小时,曾经在夜里派遣人用剑扔魏武帝,第一下稍微偏下了一点没打着。魏武帝猜第二剑一定会偏高,便紧贴在床上。那一剑果然偏高。

魏武帝又说:“我睡着后别人不能妄自接近,走近了我就会杀掉他,这不是我自觉的。你们侍者因该谨慎。”然后故意在睡觉时蹬开被子,它所宠幸的侍者,悄悄地帮他盖好被子,于是侍者被魏武帝杀了。从此没人敢接近他。

词义

【尝】曾经 【因】于是 【庐】家 【还出】按原路返回 【失道】迷路 【惶】惊恐的 【迫】被迫 【掷出】跳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41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