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夫是什么动物?

千里寻夫是什么动物?,第1张

这是一个典故,不是动物。

《赵五娘千里寻夫》是一个典故,这样的故事是这样的,爵溪白沙湾有一座“弥陀寺”,寺里塑着一个黑衫白裙,蓬头散发的女菩萨。女菩萨是咋来的呢?

早些年,有一户人家,女人叫赵五娘,男人叫蔡伯喈。大比之年,蔡伯喈要上京赶考,因为家里穷得没有分文。所以赵五娘向四亲六眷求求拜拜借了银两,给伯喈上京赶考。

扩展资料:

这里又有另一个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传说其夫为修筑长城而累死,她千里寻夫,却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她的哭声感天动地,长城为之崩倒。这个故事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杞梁妻,也没有什么哭倒长城的说法,但是这里包含的真爱却始终感天动地,为人所称道。

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征用大量的百姓男丁。孟姜女的丈夫就是被征去建长城的一个。一去很多年,孟姜女的丈夫一直没有回来,孟姜女离开家乡去寻找丈夫。结果发现丈夫已经劳累过度而死。

由于悲痛欲绝,在修筑一半的长城边哭了三天三夜,哭倒了长城。实际上这是民间的传说。用来反应当时秦始皇滥征百姓残暴统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千里寻夫

不是。夫,指丈夫。千里寻夫,就是走很远很远的路,不是成语。意思是去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女的丈夫被秦始皇的军队抓来修长城,孟姜女从南方走到北方来寻找丈夫,结果丈夫修长城累死了,孟姜女就哭,把长城哭倒了。

故宫文物南迁过程中千里寻夫的主人公是:范喜良的夫人孟姜女

范喜良,古代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中孟姜女的丈夫杞梁,秦朝修筑长城的民夫。名为范喜良,又名为万喜良,还有叫万杞梁的。最早记载在信史《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里。周灵王二十二年秋,齐庄公姜光伐卫、晋,夺取朝歌。

前549年,齐庄公从朝歌回师,没有回齐都临淄便突袭莒国。莒君以重赂约和,他拒不接受,后在激战中被俘而死。传其妻孟姜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倒塌。后人编造“孟姜女哭长城”故事。

1933年2月至5月,故宫、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19557箱文物(其中故宫1.3万余箱)从北平运抵上海。1936年底南京朝天宫库房建成后,文物被运抵首都南京。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这批南迁文物加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今南京博物院前身)等单位的文物,分三路在日军炮火下紧急西迁,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万里西行,运抵四川,直至抗战后被运回南京。

南迁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历代的宫廷收藏,堪称国宝,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毛公鼎、翠玉白菜、玉石东坡肉和著名的《快雪时晴帖》等。在15年里,南迁文物行程上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然而上百万件文物中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紫禁城肇建590周年,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故宫博物院倡议举办“重走文物南迁路”实地考察活动,得到台北“故宫”积极响应,南京博物院也热情参与。

南迁文物考察路线按南京-贵阳-安顺-宝鸡-汉中-成都-重庆-峨眉行进,至2010年6月18日结束。考察路线的设计,主要考虑是否为文物南迁过程中重要事件发生地、遗存物是否丰富、当事人是否健在、当地档案是否留存等因素。

在乐山期间,考察团将考察乐山大佛、峨眉山博物馆、报国寺、大佛禅院、安谷镇故宫南迁文物陈列馆,并考察乐山、峨眉两地的文物存放地和存放遗址。将召开座谈会,与当事人及其后代、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扩展资料:

秦朝时,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范喜良和女子孟姜女刚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为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穿寒衣,历尽了千辛万苦才终于来到了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

抚棺大恸,涕泪俱尽,继之以血,齐城忽然崩陷数尺,由哀恸迫切,精诚之所感也。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

因此,姜女和喜良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宫文物南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姜女千里寻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32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