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革命?

什么是信息革命?,第1张

人类文明发展史,悠久而漫长,到现在为止,它已经经历了四次信息革命,正处于第五次信息革命浪潮中。

第一次信息革命是建立了语言。这是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语言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为人们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第二次信息革命是创造了文字。使用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使知识、经验长期得到保存,并使信息的交流开始能够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可以长距离地或隔代地传递信息。

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发明了印刷术,产生了书刊报纸。这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文化的普及。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出现了电报、电话、电视等事物。1844年5月24日,美国人莫尔斯通过实验线路发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封电报。虽然这封电报的传输距离只有40英里,但它标志着第四次信息革命开始了。此后,电信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电话、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手段的广泛普及,已经使人类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而目前,人类正处在第五次信息革命浪潮中。第五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国际上把这样的系统称为综合业务数字网或ISDN。

人类社会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正在进行中,虽然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突破,但仅从现有的进展来看,它已向世人展现了美妙的前景。

知识点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指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易迅速增长。数字经济主要研究生产、分销和销售都依赖数字技术的商品和服务。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本身运转良好,因为它创建了一个企业和消费者双赢的环境。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时间: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000年-50000年前。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3、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4、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时间在19世纪。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计算机联网后其发展趋势表现为:

1、普及无线联网

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进一步发展为以无线保真技术为基础的无线联网。它可以通过便携式电脑或其他运算器件随时随地高速联网,而无需电缆。无线保真技术将使个人拥有网络通信能力,这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进步。

2、功能逐步完善

传统网络由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局限,在网络安全、规模、性能、提供的业务能力方面都存在缺陷,未来的网络必将朝着更大、更快、更及时、更安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3、能量无限扩充

网络的出现,使信息资源真正成为了继物质、能源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资源。计算机联网,特别是1994年因特网商业化以来,因特网带来的网络革命的冲击使世人震惊。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的能量实现了无限扩充,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因为,一个设计优良的网络能够把联机的累积力量植入每个单机;一部微机所联系的网络越大,它的用处越多,力量也越强;上网工作时,不是在使用个人的计算机,而是在使用一台能量无限扩充的庞大计算机。

第一次信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有了语言,人们得以有效地组织自己的社会关系,把学会的东西传授给社会的新成员,并且一定的语言反映出讲这种语言的人的经验和正在发展的文化。

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文字把声音和它所指的对象分离开来,同发出声音者分离开来,使信息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的种类大大少于口头语言,使人与人的交往频率加大,易于形成较大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

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这主要是指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古登堡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术。中国人毕升早在11世纪中叶就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但这一发明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引起社会上信息传播的革命性变化。古登堡的欧式印刷术带来了近现代新闻事业,使人类大大加强了分享信息的能力,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政治。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讯和广播电视的出现。地球上每一块有人居住的地方上空,都充满了无线电信号,人们头脑中关于遥远环境的几乎全部形象,大多是经过这类媒介获得,社会信息得到大大增殖。

第五次信息革命是计算机与电子媒介的结合。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与其说自然资源是人类的主要资源,力量和幸福的必要条件,还不如说信息是这种资源和条件。

扩展资料

信息技术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就存在,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初步方式,烽火台则是远距离传达信息的最简单手段。纸张和印刷术使信息流通范围大大扩展。自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会利用电和电磁波以来,信息技术的变革大大加快。

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的发明使人类的信息交流与传递快速而有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发明,数字通信、卫星通信的发展形成了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使人类利用信息的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

具体讲,人类不仅能在全球任何两个有相应设施的地点之间准确地交换信息,还可利用机器收集、加工、处理、控制、存储信息。机器开始取代了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扩大和延伸了人的思维、神经和感官的功能,使人们可以从事更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这是前所未有的变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一次新的飞跃。

信息技术革命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产手段,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变化,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将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的变化,从而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也将随之而变。

例如计算机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形成所谓“3A”革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融合形成的信息通信网推动了经济的国际化。金融界组成的全球金融信息网使资金可以克服时差,在一昼夜间经全球流通而大大增值。跨国公司已控制着很大部分的生产与国际贸易。

同时,这种系统还扩展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事更富创造性的劳动。信息的广泛流通促进了权力分散化、决策民主化。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有更多的人参与各种决策。这一形势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变革。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将使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引起经济和社会变革,使人类走向新的文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25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