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天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宇宙天体可以分为哪几类?,第1张

宇宙天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卫星。是指围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2.

行星。是指围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3.

恒星。是指内部已经能够发生核聚变反应而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而通常所认为的红巨星、白矮星、褐矮星,都是普通质量的恒星演变到最后的几个不同的阶段。而中子星、夸克星和黑洞都是质量超过不同界限的恒星所演变而成的。

4.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5.

彗星。是由冰块和尘埃组成的天体。当它靠近太阳时,冰块会蒸发成尾巴一样的形状,形成慧尾。

6.

小行星。是指较小的形状不规则的天体。它们大都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

7.

流星。是指分布在宇宙中的细小物体在穿越大气层时与大气发生摩擦产生光和热的天体。

8.

类星体。是指一种类似恒星的天体。这种天体像恒星但不是恒星,光谱像星云又不是星云。

宇宙中存在的天体形式: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 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宇宙介绍:

宇宙在物理意义上被定义为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及其内涵,包括各种形式的所有能量,比如电磁辐射、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等,其中普通物质包括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星系间物质等。

宇宙还包括影响物质和能量的物理定律,如守恒定律、经典力学、相对论等。

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演化的现代宇宙学描述。根据这一理论的估计,空间和时间在137.99±0.21亿年前的大爆炸后一同出现,随着宇宙膨胀,最初存在的能量和物质变得不那么密集。

最初的加速膨胀被称为暴胀时期,之后已知的四个基本力分离。宇宙逐渐冷却并继续膨胀,允许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和简单的原子形成。暗物质逐渐聚集,在引力作用下形成泡沫一样的结构,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和宇宙空洞。

巨大的氢氦分子云逐渐被吸引到暗物质最密集的地方,形成了第一批星系、恒星、行星以及所有的一切。

空间本身在不断膨胀,因此当前可以看见距离地球465亿光年的天体,因为这些光在138亿年前产生的时候距离地球比当前更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宇宙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具体如下: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

(1)一是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

(2)二是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

(3)三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025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6
下一篇 2023-0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