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什么目染

耳什么目染,第1张

耳什么目染:耳濡目染、耳闻目染、耳熏目染

耳濡目染(拼音:ěr rú mù r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韩愈《清河公房公墓碣铭》。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中期官员,官至吏部侍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在《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中,韩愈简述了房启的一生和为人,房启,字某,河南人。曾祖父房融,祖父房琯,父子相继任宰相。父亲房乘,官至秘书少监,死后赠太子詹事,房启从小就受到仕族的熏陶,一言一行,都严守典训。

他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因为耳经常听到、眼经常看到为官之道,所以他没有经过专门学习、训练,也能做好官职之内的事。房启一开始是任凤翔府参军,当时年纪很轻,老百姓和官吏们看见他,都说:“不愧是房太尉的子孙啊!”

没有人敢拿事来捉弄他转任同州澄城县丞后,房公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举止得体,同僚们都很震惊,非常佩服他。房启在政治上附王叔文,因而由容州刺史贬为虔州长史,死于元和七年。

1、耳濡目染,汉语成语,拼音是ěr rú mù rǎn。濡(r ú):沾湿。染:沾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出自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

2、示例: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耳濡目染 [ěr rú mù rǎ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 处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公胚胎前光;生长食息;不离典训之内;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例 句

小明父母是美术工作者,他平时~,从小就喜欢绘画。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耳染目濡 潜移默化 目染耳濡 目擩耳染

反义词

置若罔闻 充耳不闻

成语接龙

染须种齿 齿少心锐 锐不可当 当家作主 主少国疑 疑行无成 成风之斫 斫雕为朴 朴斲之材材能兼备 备尝艰苦 苦中作乐 乐极生哀 哀矜惩创 创业垂统 统筹兼顾 顾影惭形 形单影只只争旦夕 夕惕朝乾 乾乾翼翼 翼翼飞鸾 鸾翱凤翥 翥凤翔鸾 鸾回凤舞 舞词弄札 札手舞脚脚忙手乱 乱世英雄 雄伟壮观 观者如织 织楚成门 门禁森严 严陈以待 待时守分 分星劈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98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