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碱性土壤?

什么是碱性土壤?,第1张

碱性土壤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 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碱土三类。

碱性土壤的形成要受到各种因素的控制,而且地域性的差异非常显著。盐化和碱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强度一直在不断扩大,草地上的植被也随之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些地方又多滨海,属于湿地范畴,海水中的盐碱度也会影响土地中的盐碱含量,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带来严重危害 。

扩展资料:

危害

碱性土壤包括盐土、盐化土壤、碱土和碱化土壤,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其影响因素以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及生物最为突出。

另外,伴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灌溉事业的发展及人类的不当利用,己引起了水文及水文地质恶化,导致土壤形成过程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盐碱土壤中因盐分含量和高,干旱与涝渍并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状差,缓冲性能差,保水保肥力低,对作物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且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低。

由于盐碱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特别是土壤中过量的交换性钠的存在,易引起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水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了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

酸性土壤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红色或黄色土壤的酸性土壤。当地气温高、雨量大,年降雨多在1500mm以上。这种高温多雨、湿热同季的特点,使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均甚强烈,生物物质的循环十分迅速。盐基高度不饱和,pH一般在4.5-6。

碱性土壤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 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碱土三类。

扩展资料

碱性土壤的危害:

1、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土壤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时,土壤溶液浓度增大,溶液的渗透压增高,从而可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造成植物吸收水分困难,根系及种子发芽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脱水而死。

2、伤害植物组织

土壤含盐量过高,破坏了植物内部与土壤之间的盐平衡,尤其在干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会对胚轴造成伤害,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

在高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有的植物体内因集聚过多的盐,使原生质遭到破坏,渗透性降低,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中间代谢物的积聚,轻则植物生长受抑制,重则造成死亡。

3、影响植物正常营养吸收

盐碱土中由于钠离子的竞争,土壤胶体上代换性钠离子与溶液中氢离子进行代替产生了氢氧化钠,使土壤碱性增强,减少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影响了植物的营养状况,致使植物发生各种病症。

4、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

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会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酸性土壤

百度百科-碱性土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91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