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是怎么形成的 是什么原因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 是什么原因,第1张

1、闪电形成是因为水分子在高空分解和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静电,一种是云层上端的电荷,一种时云层下端的负电荷,并且地面会自然带有一种正电荷,三者之间相互吸引。

2、当电荷到达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强大的电流,闪电会劈向地面也是这个原因。

闪电如何形成?有什么形状?

闪电是水分子在积雨云中因分解和摩擦产生了两种静电,一种是顶层的正电荷,一种是底层的负电荷,在地面还有一种正电荷。当这些异性电荷相遇时,激烈的电荷中和作用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就形成了闪电。

形状有:

1.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有个俗称,叫滚地雷。这种闪电近似圆球形,直径从15cm到40cm不等,有橙色、红色、蓝色等不同的色彩。关于球状闪电的知识,现今的人们知之甚少,于是引发了无尽的遐想。

2.串珠状闪电

这种闪电比球状闪电更加罕见,真的有没有还有待考证!它又叫链状闪电,外形像是珍珠项链一般。您能想象在云层与地面之间出现一串发光点,犹如天空中垂下一串项链般的奇特景象么?这种闪电只在1916年5月8日的德国,有人见到过,并且作了相关的记载。

3.带状闪电

顾名思义,是指丝带一样形状的闪电。这种闪电一般是由连续数次的放电组合而成。单独的闪电互相靠近,形成一种较宽的闪电,犹如丝带一般横亘天地之间!

4.叉状闪电

这种闪电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闪电了。在云层与地面之间隔着空气,而空气又是不导电的。所以闪电要到达地面就需要强行穿过空气。这个过程中一束闪电就极有可能分叉,形成一个叉状的形状。

5.线状闪电

这种闪电就是最普遍的那种了。一根弯弯曲曲的银丝般的闪电,径直射向地面。虽然它没什么华丽的外观,但也是最普遍最容易引起电击的一种形式。

闪电是通过气流在雷雨云中会因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产生静电形成的,这些电分两种,一种是带有正电荷粒子的正电,一种是带有负电荷粒子的负电。

正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就像磁铁一样。当这些异性电荷相遇时便会产生中和作用(放电)。激烈的电荷中和作用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这些放出的光就形成了闪电。

闪电的基本特性:

1、闪电结构

闪电是大气中脉冲式的放电现象。一次闪电由多次放电脉冲组成,这些脉冲之间的间歇时间都很短,只有百分之几秒。脉冲一个接着一个,后面的脉冲就沿着第一个脉冲的通道行进。现在已经研究清楚,每一个放电脉冲都由一个“先导”和一个‘回击”构成。

2、闪电频率

世界各地大约正有1800个雷电交作在进行中。它们每秒钟约发出600次闪电,其中有100次袭击地球。闪电可将空气中的一部分氮变成氮化合物,借雨水冲下地面。一年当中,地球上每一公顷土地都可获得几公斤这种从高空来的免费肥料。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闪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89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