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沙漠可以绿化了,一旦失去沙漠,会不会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

现在沙漠可以绿化了,一旦失去沙漠,会不会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第1张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本身就只占地球总面积的29%(约1.49亿)平方公里,而就是在这为数不多的陆地上,却有超过20%的被沙漠覆盖,而且由于人为的对植被的破坏和气候的变化下,现在沙漠的面积正在逐渐的扩大,因此,沙漠绿化成为了人类迫在眉睫的事情。那么,如果世界上的沙漠都被绿化,会不会破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呢?我们简单的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沙漠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因素: 干旱和风。 干旱又有两个定义,一个是降水量低,因为大多数沙漠地区其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在如此低的降水量下,植被很难满足生存条件,因此土地沙化严重,最终形成了沙漠,比如撒哈拉大沙漠的年降水量平均只有100毫米左右。但是,高降水量的地方也不一定没有沙漠,因此干旱的第二个定义就是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巴西的 千湖沙漠 相信许多小伙伴都听过,作为一个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的国家,很难想象巴西的沙漠是如何形成的,而且在千湖沙漠年降水量高达1600毫米,这个降水量已经能与我国南方的许多城市媲美了。但是,在这里依然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原因就是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沙漠的形成除了有干旱的因素外,与风的关系也很大,我们还是以千湖沙漠的形成为例,千湖沙漠的形成除了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外,海风也起到了关键因素。千湖沙漠与大西洋比邻而居,而沙漠附近又有两条河流经,在入海口大量的沙子从两条河累积到入海口,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沙丘带。之后,在信风的吹动下,这些沙子飞到了内陆地区,久而久之,世界一个奇观-千湖沙漠也就形成了。

当然,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的对植被的破坏也会造成土地沙化,从而形成沙漠。

治理沙漠的好处

沙漠一旦形成,很难治理,需要一个非常长的过程。在沙漠中,除了戈壁滩上有少量的沙漠植物外,沙漠内部(除了绿洲)几乎是一片黄沙,鲜有动植物能够生存。而且沙漠是占据了陆地的面积,而陆地的面积是有限的,一旦被沙漠覆盖,这里原本的动植物都无法生存,而且同时也压缩了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因此,治理沙漠对地球上的动植物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首先,沙漠治理成功后,无疑增加了可以利用的陆地空间,到时候这里会重新的恢复生机,许多动植物会在这里安家。对于现在日益被人类压缩生存空间的动物植物来说,无疑是给了它们生存和喘息的机会。

其次,沙漠治理成功就意味着植被覆盖的增加,植被覆盖的增加除了能够给我们提供木材外,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会减缓温室效应。

因此,如果沙漠全部变成绿洲,对地球上的动植物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沙漠没了,沙漠里的动植物怎么办?

看起来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沙漠的动植物都有着与其他环境中的动植物迥然不同的习性和特点,比如沙漠中的植物大都已经演变成了具有发达的根系、粗壮的茎、比较细小的叶,这都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而演化成的。

但是,我认为即使沙漠成为了绿洲,对沙漠的动植物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我们先从植物说,沙漠的植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性,但是,它们都是为了在得不到水时更好的生存,如果是能够持续的得到水,那么,它们并不会死亡。因为,凡事并不是只有两个极端,也就是说沙漠植物即使处在水比较充足的地区,它们也不会一直吸收水,直到涝死,这一点从许多沙漠植物都能够在家中养就能看出来了,比如仙人掌在种植下,不也活的好好的吗?所以,对于植物来说,如果是适应了有水环境的,去到无水环境中,它可能无法生存,但是从缺水到有水的环境,它们是能够生存的。

其次是动物。沙漠中动物本身就不多,而且大都在有植被的地方生存,比如沙鼠、沙蜥等等,这些动物的主要食物为昆虫或者是植物的果实,它们为了躲避白天的高温大都选择夜晚行动,而且它们大都有能够忍饥挨饿的能力。

那么,沙漠环境变化之后,对它们有什么影响呢?首先,从食物上看,它们的食物更加充足了,而且没有了沙漠昼夜温差大的影响,它们可以随时活动,并且也不需要忍饥挨饿了,这些改变都是对它们有利的。

因此,即使沙漠都成为了绿洲,那么原本在沙漠中生存的动植物也能够存活,因为它们本身也不是沙漠中的产物,只不过是其生存环境变成了沙漠,所以它们为了生存而发生了改变。当环境恢复如初,它们就不用再过“缺衣少穿”的生活了。而且关键是环境的改变也不是一下子,是有一个过程,也给了它们足够的适应时间。

总结

如果沙漠全都变成了绿洲,会对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但是都是有利的影响,增加了动物的生存空间,改善了温室效应,改善了气候环境。至于原本生活在沙漠中的动植物,它们渴望有充足水和适应的气候还来不及,因此,对它们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最近这些年,我国在治理沙漠上投入了高额资金与巨大人力成本,更有一代代治沙人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投入到治理沙漠之中。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在治理沙漠上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毛乌素沙漠治理率达到了93.24%,而库布齐沙漠治理率达到了60%以上。

但随着沙漠的治理成功,有些人开始怀疑如果将沙漠都消灭了, 会不会影响到国内的气候变化。今天我们就从科学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

沙漠的生态环境

沙漠的形成大多数和自然因素有关,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这是因为 我国西部地区远离海洋,以至于海洋水汽无法到达这里 。再加上这里的地势较高,阻碍了来自周边水汽的进入,所以西北地区的降雨量稀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并大肆浪费水源,将很容易造成当地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而人类和生物也无法在此生存。

虽然有一些动物,能够在干旱地区生活,比如:蜥蜴,但它们也无法适应沙漠中寸草不生的环境,以至于真正的沙漠中几乎没有生物和植物生存,只有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才会形成小片绿洲。

沙漠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最典型的就是容易引起沙尘暴。我们知道,沙漠表面没有任何植被生长,所以地表的土壤很容易被风吹起形成沙尘暴。在前些年,北方地区经常遭受的沙尘暴就来自于沙漠地区。

还有,沙漠地区的比热容较小,以至于白天会在阳光直射下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又会加剧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除此之外,温度上升还会造成凝结在沙漠上方的水汽无法降落到沙漠表面,在降落的过程中雨滴会重新气化,以至于当地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

我们治理沙漠,就是为了控制沙尘暴和当地的蒸发量。

我们知道,植物的根系可以防风固土,减少土壤表面的沙子被风吹向远方。再者,植物的比热容相对于沙漠而言较大,当太阳直射时,使得当地气温不至于显著升高,以至于蒸发量减少。

除此之外, 植物属于生产者,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供动物食用。 我们知道,动物并不能自己生产能量,它们使用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植物。

当地植物数量上升时,此时也会吸引许多动物前来,比如:原来的库布齐沙漠寸草不生,也没有任何生物在此生存。但现在 随着治沙的成功,当地已经出现了天鹅、野兔等生物,后来还吸引了成群的红顶鹤以及灰鹤在此生存。

沙漠消失后,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沙漠的消失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首先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能够在沙漠中生存,这是因为所有生物的细胞都是由水构成的,以至于所有的生物都无法在极端缺水的地方生存,所以沙漠的消失不会造成任何生物死亡或者灭绝。

反之, 沙漠的消失将会扩大生物的栖息地, 以鸟类为例,很多鸟类并不会只是在一个地方生存,而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而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也会停止下来,寻找中间站作为补给,在这里它们会觅食、休息。

而沙漠的存在,将会影响到它们的迁徙旅程,使得大量鸟类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绕道飞行。而沙漠的消失,则意味着它们可以把这里当做补给站,通过植物的草籽或者昆虫、小型动物等补充能量,还能够通过湖泊等补充水源, 甚至有些鸟类可以在此繁衍后代。

当沙漠消失后,当地的植被会有所增加,而这也将会吸引到更多小动物前来觅食,如果沙漠消失的时间足够长,当地还将会吸引到大型食肉动物的到来,比如:狼群。这非常有利于生物恢复种群数量,也有利于恢复自然界物种多样性。

沙漠消失,还将会增加当地的降雨量,减少蒸发量,让当地的环境更适合生物生存。

总而言之,沙漠的消失并不会对我国造成负面影响,反而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产业,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让更多的生物能够在此生存。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管我们治理沙漠如何成功,当地都无法呈现出东部沿海一样的郁郁森林景观,更多的是稀树草原,或者草原生态系统。

在我国北方地区,年岁在30岁以上的朋友可能都还记得十多年前每到春天就肆虐的沙尘暴,但是现在基本上没有了,那时候春天看到最多的天气新闻就是沙尘暴,现在已很少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这正是得益于三北防护林等对风沙源地的改造,所以沙漠绿化肯定是好事,治理和改造沙漠都是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其带来的生态效益和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怎么可能是破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呢?

在所有类型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中,除了污染性的环境类型之外,最差的基本就是沙漠了,说起沙漠,我们直观的印象就是荒无人烟,漫漫黄沙看不到边,那里通常都是生命的禁区,基本上不会有任何效益产出,而且也不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正面的影响作用,就连太阳系中那些荒芜的星球,如火星与水星等上面基本都是沙漠一样的地貌,然而我们的地球是一颗生态星球,是有着千千万万的生命物种的,我们需要的不是沙漠,而是更好的宜居环境和气候,所以很显然,我们需要治理和改造绿化沙漠,把它们变为宜居的生态环境类型。

我国有近8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以及50万平方公里的戈壁滩,如果能把它们都改造成宜居环境的话,那么等于给全国人民增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宜居地区,这比我国的耕地总面积还多,基本等于再造一个中国了。

总有人担心改造沙漠会破坏现有的环境,真想问问他们难道还有比沙漠更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果觉得沙漠的自然环境好的话,那你就不如去火星上生活了,没有理由的反对态度是很不可取的。

在地球的白垩纪乃至三叠纪等时期,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远比现在好得多,那时候的地球沙漠就很少,因此也造就了地球物种大爆发的时期,并且留下了大量的石油和煤炭供我们使用。

沙漠变成农田、草原、森林等在增加土地产出效益的同时,还能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和气候,更多的吸取太阳的热量,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改造沙漠呢?

一提到沙漠,我们的脑海中首先就会出现炎热枯燥、干旱少雨、一片死寂的昏黄印象,甚至是狂风肆虐、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末日印象,而沙漠也通常被描述成人类在自然界可怕的敌人之一,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对沙漠进行绿化是每个人心中的目标。

可以说从上世纪开始我国就已经对沙漠治理加大了力度,至今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在我国的辛勤努力下一片片沙漠即将消失,但我们在绿化沙漠的同时思考过一个问题没有,沙漠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景观,如果把所有的沙漠绿化之后,会破坏掉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吗?

沙漠的危害

首先,土地沙漠化会侵蚀土地,会急剧缩减可以有效利用的国土,因此沙漠会使地方因为沙漠化趋势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还会导致土地不同程度沙化,甚至是不可恢复的;

其次,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也是特别的大,众所周知,在每年的4到5月的时候正是春播季节,而在沙漠化的地区,种子和肥料往往都会被风沙吹走,幼苗也会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因此有的地方需要要农民们反复补救,有时候还会误了农时;

然后就是沙漠化也会引起草场退化,会使得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如果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也就会明显降低,随之,草场载畜能力也会大为下降;

沙漠还会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经调查,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就是来自沙漠化的地区,而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常年受风沙危害,沙漠甚至还会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

最后一般的沙漠地区经常都会出现沙尘天气,那么自然也就会影响当地飞机的正常起飞和降落,并且风沙活动破坏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等等……

治理沙漠的好处

首先,治理沙漠,沙尘肯定也会因此而减少,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存在沙尘暴了;

其次,众所周知,在沙漠里面水资源少的可怜,如果治理沙漠那么肯定会增加当地的空气湿度,那么就可以大范围的改变气候环境;

然后,如果沙漠治理成功的话,那么沙漠的这片区域就会变成良田,全世界的粮食供应量也就会增加了,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类,而且如果治理沙漠的这片区域用作草原来放牧,那么人类也会增加肉食供应;

并且治理沙漠,改造为森林,则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沙漠中蓄水成湖泊则可以增加渔业方面的产出,并且给水鸟创造栖息地,当然也可以设置工厂发电厂等,甚至还可以建立成很多的大城市,这样一来,就又会增大了人类的活动和居住地。

在地球表面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50°之间,有三大地区:

一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影响区,主要特点是大气环流由高空下沉而难以形成降雨,而撒哈拉大沙漠就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远离海洋的干旱沙漠区域,主要特点是远离海洋,空气含水量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属于这种类型。

三是海洋冷洋流经过的区域,主要特点是冷海水使得周边地区的近地面温度下降,近地表有云雾但无法形成降水而成干旱地区,而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就属于这种类型。

沙漠和森林、草原、海洋以及雪山等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气候学的术语里,沙漠指的是一种干旱气候类型;在生态学、地理学领域,沙漠则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与景观。沙漠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只是由于水资源缺乏、植被极其稀疏、大片土地裸露、植物种类单调,所以构成的生态系统各要素生物生产量低下,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但这并不缺少生命和自然界的能量交换。

而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就体现在,某一区域中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之所以某些区域沙漠广布,分布在荒漠自然带,主要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植被难以生长。

现在沙漠可以绿化了,如果把所有的沙漠绿化,会不会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

如果把所有沙漠都变为绿色森林,其实生态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相反会出现特别严重且恐怖的后果。

沙漠也是地球上各种生态环境中的一种,它的存在肯定也是有其独特的意义,也有其独特的使命,而且在沙漠中,还是有一些生物存在,虽然沙漠的环境太过于恶劣了,但是这些生物已经适应了沙漠的气候和环境,如果强行把它们换到另一种环境中,就会导致不适应而容易死亡的,而这些生物的死亡也会导致生物链的断开,进而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发生失衡现象,更会让许许多多的生物都面临灭绝的危机。

如果把沙漠全部绿化,还会使地球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导致变化,由于地球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是处于动态平衡当中的,二者过多都不可以,而沙漠绿化之后,二氧化碳就会变得很少,这样就会让二者的比例发生改变,最终会让地球的温度变低,温度不够河流蒸发减少,空气不再湿润,雨水稀少,恶性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全部消失。总而言之,没有了沙漠的地球也会变得不像地球了,甚至所有的动植物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87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