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字的成语

也字的成语,第1张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也字的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必也正名: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也字开头的成语

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3、者也之乎: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4、何其毒也: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5、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6、溜之乎也: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也字开头的成语

7、莫余毒也: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8、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9、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0、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11、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12、勿谓言之不预也:勿谓:不要说预:预先。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1、也里可温。读音:yě l kě wēn

解释:蒙古语的音译。元代称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当时景教派( 元 以前已传入)与天主教皆有教士来 中国 传教,其教统称“十字教”,教士俱称“也里可温”。

2、也未可知。读音:yě wèi kě zhī

解释:即还不知道、没法确定,引申为很难说、不一定、很有可能等等。

带有“也”字的成语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何其毒也: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来而不往非礼也: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溜之乎也: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  

莫余毒也: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莫予毒也: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没有也字开头的成语。

也字开头的词语有:也许 、也罢、 也好 、也波 、也则 、哎也 、也已 、再也、 也门 、也克、 耳也 、欧也 、也曾 、挨也

拼音:yě

释义:

1.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非不能~,是不为~。

2.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3.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地之相去~,千有余里。

4.姓。

5.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可以养鱼。

6.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会法语。游客里面~有坐车的,~有步行的。

7.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去,你不去我~去。他左想~不是,右想~不是。

8.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来了。即使你不说,我~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

9.表示委婉:你~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只好如此了。

10.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乐得合不拢嘴。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也许[yě xǔ]

表示不很肯定:你仔细找一找,~能找到。

2.也罢[yě bà]

表示容忍或只得如此,有“算了”或“也就算了”的意思:这种事情不知道~,知道了反倒难为情。~,你一定要走,我送你上车。

3.也好[yě hǎo]

也罢(语气较轻):不去纠缠~,何必为这点儿小事闹得满城风雨呢?。领导干部~,普通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4.也波[yě bō]

衬词。无义。

5.也则[yě zé]

亦是。

6.哎也[āi yě]

叹词。表示痛苦。

7.也已[yě yǐ]

语气助词。表肯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84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