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鳐鱼与鳐鱼的区别?

电鳐鱼与鳐鱼的区别?,第1张

、科属不同:二者同属于软骨鱼纲板鳃亚纲,但蝠鲼是燕魟目鲼科蝠鲼属,而鳐鱼是鳐形目鳐科鳐属。由于从目就不一样了,所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可以看做两种不同的鱼类。

2、外形差异:蝠鲼的身体扁平,头部较宽,两侧有胸鳍分化而来的两个头鳍。胸鳍比较肥厚,如同翅膀一样。背鳍很小,尾巴又细又长,有的顶部还有一个或多个毒刺。牙齿又细又多,鳃孔宽大。鳐鱼的身体呈圆形或棱形,胸鳍很宽,从吻端一直扩伸到尾部,背鳍有两个。

3、分布不同:蝠鲼主要栖息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地区,很少会停留在海底,一般从海岸附近的表水层到120米深的地方都能见到,我国在福建、浙江和黄海一带有发现。鳐鱼的分布范围则广泛的多,从热带到北极附近的水域都有,而且无论是浅海还是2.7千米深的地方也有分布,我国主要在东海和南海一带。

鳐鱼和魟鱼非常相象,因为它们都有扁平的身体。幼年的鳐鱼以生活在海底的动物如蟹和龙虾为食。当它们长大以后,主要猎捕乌贼等软体动物。捕食的时候,鳐鱼主要靠嗅觉捕猎。鳐鱼卧在海底时利用特殊的闭口呼吸法尽量避免吸入泥沙。鳐鱼在呼吸时,水通过头顶的管路吸入最后穿过腹面的腮裂流出。

分布于全世界大部分水区,从热带到近北极水域,从浅海到2700m以下的深水处,主要生活在东海和南海。日本的冲绳地区是鳐鱼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当地政府已将其列为一个主要的参观景点,在那里的水族馆开设有专门的区域供人近距离观赏。

1.人类发电、供电需要建造一个巨大的系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然而,有一种动物却能轻易地自己发电、放电,并且自己丝毫不受影响,这就是电鳐鱼。

3.电鳐鱼多生活在大西洋中,它身长约2米,体重足有1〇〇千克。

4.它的身体是扁的,头部和胸部相连,很像一个大圆盘,后面还连着一根粗棒似的长尾巴,整个体态就跟一把芭蕉扇差不多。

5.??它的皮肤是暗褐色的,上面还有许多蓝色或黑色的大斑点点缀着,色彩十分鲜艳。

6.身上没有鳞片,很光滑。

7.这种鱼在我国东海、南海时常可见。

8.至于生活习性,电鳐鱼喜欢潜伏在海底泥沙里,一般只露出一双眼睛观察周围的动静。

9.当它从泥沙中钻出来的时候,那就表示已饿得不行了。

10.??这时,它会将过路的鱼、虾当成猎食目标,向它们放电,等这些被它看上的猎物被击昏之后,它就把它们吞掉。

11.饱餐之后,电鳐鱼又重新沉入海底,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了。

12.当有敌害来侵犯时,它会马上施展放电的本领用来自卫。

13.那么,电鳐鱼是怎样为自己充电的呢?科学家们在研究时,剥开电鳐鱼的外皮,在它体内发现了一堆六角形的肌肉。

14.??这堆肌肉的一面由神经连接起来,比较光滑。

15.另一面则没有神经,凹凸不平。

16.当鳐鱼发电时,先是神经传来信号,这在肌肉光滑面就产生了电位。

17.而另一面因为没有神经,所以不受控制,仍旧保持原来的静息状态。

18.这样一来两侧形成了电位差,电流就随之产生了。

19.至于鳐鱼在发电时,为什么电流是从腹部流到背部,这是由于它的发电器官位于身体中部两侧的原因。

20.??此外,在电鳐鱼的肌肉里还有许多特殊的、紧密相连的细胞。

21.每个这样的细胞,都可以产生一个电压,就像一个个小电池。

22.尽管单个细胞产生的电压极其微弱,但是当许许多多这样微小的细胞紧密相连时,就会像许多电池串联一样,能够把这些电压叠加起来,形成很高的电压。

23.??而且这也使电鳐鱼在产生强大的电压的同时,避免了伤害到自己。

24.电鳐鱼的发电形式和我们常用的交流电或直流电不同,它所发的是脉冲电。

25.因此在每次放电完毕之后,它都需要稍事休息,然后再放电,再休息。

26.它的脉冲频率比较快,一般可在10?30分钟内放电1000?2000次。

27.??不过,在捕捉它的时候并不存在危险。

28.因为电鳐鱼在落网后,会不断地放电,等到被提上甲板时,它已经筋疲力尽,没有力量放电了。

29.电鳐鱼还可以用来治病。

30.这在古时候就已经被人类所发现和利用了。

31.古罗马时期,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居民中,风湿病或癫狂病的患者很多。

32.??每当病情发作时,他们并不急于找医生,而是赶紧跑到海边抓几条电鳐鱼来。

33.被抓的电鳐鱼受到侵犯,便放出电来,这电正好可以刺激患者的神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34.和电鳐鱼的发电、放电系统相比,目前人类所发明的电池使用效率很低,而且耗费了巨大的能源。

35.??希望有一天,人类能从电鳐鱼身上得到启发,使人们能像它那样快速、便捷、高效地得到电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84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