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关闭程序里面的超线程

怎么关闭程序里面的超线程,第1张

解决办法:

①运行程序后打开任务管理器,进入进程管理,找到该程序的进程,右键此进程,选择cpu关系,关了cpu

1(cpu

0别关哈)...再运行该程序.要是还不行,就用下面方法:

②开机按

〈DEL〉或F2

键进入

〈BIOS〉

设置

选择

〈Advanced〉

菜单

然后选

〈CPU

Configuration〉

〈Hyper

Threading

Technology〉

项设置为

〈Disabled〉

保存退出

说明:①方法是用来关闭一个程序使用两个核这种情况的,②方法因为关闭了超线程,使电脑变成了单核。

③第三种方法(强烈推荐)还可以,按开始菜单--运行--输入“msconfig”(无引号)后回车调出系统配置实用程序--选择“BOOT.INI“选项卡--点击“高级选项”--把“/NUMPROC(N)=”前面的方框打钩(此时默认数字是1)--确定后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

重启后即只开一个核

原理:很简单从系统启动时就自动关闭一个核心

也就是在加载系统时以一个核心来运行系统

BOOT.INI中设置的/NUMPROC是设置cpu核心数量的设置

双核cpu可以设置成1(单核)

设置成2或者把前面对钩去掉都是设回双核

每次设置确定后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

注意:此方法只适用于xp和2003系统

如果舍不得那就慢慢等微软出sp3来解决双核问题吧~~~~

要打够双核CPU补丁,否则有些游戏或软件程序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如果系统无法认出有双核,还原(恢复)系统后仍不行,就要重装系统后才能认出

在BIOS中关闭CPU的超线程功能方法如下:

1.可进入CMOS设置打开 Advanced BIOS SETUP Option (高级BIOS功能设定)选HYper - Theading Technolgy 缺省值是 Enabied (打开) 如要关闭,可选择 Disabled (关闭)

进入BIOS中修改。进入BIOS的方法是在开机的时候按Del键,然后在其中找如:HyperThreading,HT这样的选项,选择Disable就可以关闭

2.延伸阅读,在操作系统中开启/关闭CPU

依次---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

打开启动项,在引导-高级选项里,有处理器数,改成1就成单核了,2就是双核;如果有超线程技术,2就是单核双线程。

拓展资料

技术优点

超线程是Intel 所研发的一种技术,于2002年发布。超线程的英文是HT技术,全名为Hyper-Threading,中文又名超线程。超线程技术原先只应用于Intel Xeon处理器中,当时称为Super-Threading。之后陆续应用在Pentium 4中,将技术主流化。

1.超线程技术的优势在于同时进行多任务批处理工作,尽管支持超线程技术的软件不多,也只有少数的软件可以享受到由超线程技术带来的性能提升,但是这符合今后软件等技术的发展方向,今后更多的软件将受益于超线程技术。

2.从来看,部分客户可以发觉在运行某些特定软件时,超线程技术让系统有了30%的性能提升,为超线程技术优化的软件都能够享受到超线程技术的好处。

3.客户同时运行两个以上的软件时候,将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两个软件的性能都得到提升相比关闭超线程技术的情况下都有很大的提升,超线程技术的效率优势只有在多任务操作时候才能得到发挥。

4.支持超线程技术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其中的很多系统软件都已经针对超线程技术优化过,因此在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的时候可以很好的享受到超线程技术带来好处。

技术缺点

1.因为超线程技术是对多任务处理有优势,因此当运行单线程运用软件时,超线程技术将会降低系统性能,尤其在多线程操作系统运行单线程软件时将容易出现此问题。

2.在打开超线程支持后,如果处理器以双处理器模式工作,那么处理器内部缓存就会被划分成几区域,互相共享内部资源。对于不支持多处理器工作的软件在双处理器上运行时出错的概率要比单处理器上高很多。

3.因为很多工作站软件为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进行过优化,但是采用Windows 2000这样的操作系统的工作站无法完全利用超线程技术的优势,也带来不了高的工作效率

4.超线程技术只能提高40%左右的性能(测评时可以看成50%,即Core i3 的执行效率为3核速率,Core i5 4核 HT与Core i7 的执行效率为6核速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60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