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哈的含义

赞哈的含义,第1张

傣族曲艺曲种。流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赞哈”为傣语民间歌手之意。演出时一人一笛或两人合作,多演于吉庆时日。曲调具朗诵风格。传统曲目多为民间传说,也有即兴编词的歌唱。

定义

赞哈,中国傣族曲种,傣族民歌形式之一。又是对傣族民间歌手的称谓,傣语意为歌手。“赞”是“会、能、善于”的意思,“哈”是“唱歌”的意思。“赞哈”直译为“能歌善唱者”,意译为“歌手”。属于一种专业的民间歌唱艺人。流行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灵活简便,一人一笛,或两人对唱,随时随地可以演唱。演唱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被称为“傣族生活中的盐巴”。它产生於公元11世纪傣族部落首领叭真在澜沧江边建立景龙金殿国时期。嗣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傣族文化的兴旺而得到发展,逐渐形成为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

传统曲目

传统曲目多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艺人即兴编唱的猎歌、酒歌,如《贺新房》﹑《恒勐拉》﹑《帕召列罗》﹑《召树屯》﹑《召相勐》﹑《四棵缅桂》﹑《兰戛西贺》、《四棵缅桂花》、《哈路教》等;新编曲目为《流沙河之歌》、《彩虹》等。

能演唱上述长歌者,均可称为赞哈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很重视、关怀赞哈工作。新的赞哈艺人不断成长,老赞哈艺人又重新获得了艺术生命。1963年,西双版纳自治州成立了赞哈协会为培养青年演员、搜集整理传统曲目、繁荣创作,作了大量的工作。

哈ha第一声组词:哈欠、哈气、笑哈哈、嘻嘻哈哈、哈密瓜、哈雷彗星、哈喇。

拼音:hā 、hǎ、hà,部首:口,笔画:9,繁体:哈,五笔:KWGK。

释义:

[ hā ]

1、张口呼气。

2、拟声词。笑声。

3、叹词。表示满意。

4、稍微弯着(腰)。

[ hǎ ]

姓。

[ hà ]

〔哈士蟆〕满语音译词。也译作哈什蚂。两栖动物。蛙的一种。体长6—7厘米,背面土黄色,有黄色和红色斑点。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等地。干燥体和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中医用作养阴药。

组词:哈欠、哈气、哈达、哈腰、哈喇、哈巴、哈哈、哈密、干哈、哈话、哈幸、吸哈。

词语解释:

一、哈欠 [ hā qiàn ]

释义:困倦时嘴张开,深深吸气,然后呼出,是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引起的生理现象。

二、哈气 [ hā qì ]

释义:

1、张口呼气。

2、张口呼出来的气。

3、指凝结在玻璃等上面的水蒸气。

三、哈达 [ hǎ dá ]

释义:藏语音译词。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在敬神以及欢迎、馈赠等日常礼节交往上使用的丝巾。赠送哈达是表示敬意和祝贺。

个人觉得··成品剧目想表达的情感,要看舞者自身对剧目的理解··以赞哈为例,或许10个人跳都会有10中不同的理解··单就“赞哈”一词的意思如下:“赞哈”是傣语的译音,意思是“歌手”,是傣族的民间艺人。有一首傣族诗歌这样写道:“唱歌使人快乐,没有赞哈的歌声,在我们生活中,就象吃菜没有盐巴,吃饭没有糯米。”盐巴是五味之首,任何一道菜都缺不了它;糯米是傣族的主粮,把赞哈当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巴”和“糯米”,可见赞哈对傣族生活的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939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5
下一篇 2023-0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