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风俗有哪些?

傣族的风俗有哪些?,第1张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傣族的婚恋形式、葬俗、关门节、泼水节等众多习俗节日都是广为人知的,快来看看傣族的风俗有哪些吧。

1、 婚恋形式。傣家青年恋爱不受任何限制,恋爱形式多样,婚俗方式不拘一格,犹如那里美丽的大自然一样色彩斑斓、自然纯朴和富有诗情画意。傣族青年的择偶求爱方式主要有丢包、串姑娘、对歌、赶街择偶、写情书等,还有举行奇独有趣的拴线婚礼仪式和“抢婚仪式”。

2、 葬俗。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凡是人死了,要根据死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和不同死因而采取不同的丧葬仪式。丧葬方式有火葬、俗葬、水葬和天葬四种。火葬是西双版纳很早就有丧葬习俗。

3、 镶牙和染齿。傣族人把镶牙和染齿视为人生的成年礼俗。傣族青年男女,一般自14岁到17岁左右,就要把白色牙齿换成金的或银的。染齿的年龄多为十四岁五岁左右,他们喜欢把自己整齐的白牙染成黑色或深紫色的。深紫牙齿,是最漂亮的牙齿。

女青年如果把牙齿染得又黑又紫,就会被人夸奖染了一副漂亮又耐用的好牙齿。有时,镶牙或染齿与否,会影响到能否顺利完婚,有:“凿牙完婚”和“染齿完婚”之说。

4、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5、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浴佛节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傣族的风俗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

傣族的风俗主要有这样几个:

一、食物

二、住房

村寨大多建于平坝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环绕。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分上下两层。德宏多数地区傣族住平房,土墙茅顶,呈四合院。

三、信仰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农村中佛寺很多,其组织系统与封建统治机构的组织系统密切配合。在西双版纳,过去未成年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然后还俗回家,有的修身为僧。

四、节日

傣族人民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傣族的风俗:

1、在饮食方面,傣族喜欢吃竹筒饭、喝普洱茶。

2、在宗教上,傣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3、在食物选择上,傣族居住的地区多昆虫,所以他们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昆虫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4、在服饰方面,傣族男人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傣族男人还喜纹身。

傣族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筒裙、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节日上傣族人民有全国知名的泼水节。

5、在居住方面,傣族的民居通常是竹楼。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

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6、傣族的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99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4
下一篇 2023-0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