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鸢是什么意思

木鸢是什么意思,第1张

木鸢意思:传说古代木制的形状像鸢的飞行器风筝。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木鸢读音:mù yuān。

木鸢例句

1、墨子费了三年功夫做成一只木鸢,使其能飞。

2、据史料记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花了三年时间建设一个木鸢,没有一天的飞行后。

3、风筝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但风筝起源没什么分歧,早在两千年前就有“木鸢”的记载。

4、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鸢”就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2400年。

木鸢的读音:[ mù yuān ]。

木鸢又称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

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图风筝在空中的受力:风力的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而风筝受风的角度和上扬力的大小,可以由提线方便地控制。几次练习后放风筝者会很快掌握控制风筝的技巧:放风筝的时候,一般是一抽一放。

抽的时候,因为风筝提线一般放在风筝面靠上的位置,加大牵引力可以控制风筝角度变小,上扬力增加,风筝稳步上升;放的时候,即平衡的风筝牵引力变小,在风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高飞远,但是必须很快又抽,以再次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

风力正盛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风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线。

风筝最早是基于军事需求发明出来的,有关于它的发明人有多种说法,其一是墨子,其二是张良,其三则是寻常百姓。认为风筝是墨子发明的第一种说法,它下此结论的依据是《墨子·鲁班篇》中的相关记载。

这本古籍中提及鲁班师承墨子,根据墨子制作木鸢的方法加以改进,继而利用更为轻便的竹子制作出风筝。这墨子所造的木鸢就是最早的风筝,相传墨子当时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将其制作出来。

认为风筝是张良所创的第二种说法则是源自于民间传说。楚汉争霸时期,汉将张良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乘坐大鹞子飞往楚军阵营。

当大鹞子飞到楚军上空时,张良便开始吟唱楚地的民歌。底下的楚军听到熟悉的歌声纷纷开始思乡,从而无心战争。张良见他们丧失斗志,于是便趁机下令进攻,最后汉军大胜。

认为风筝是寻常百姓发明出来的第三种说法中关于风筝的来源其实也并不统一。其中有一个传说认为风筝是一农夫在种田时突遇大风将他的斗笠刮走,该农夫在抓住斗笠的系绳之后发现斗笠会随风上下飘动,于是他后来就经常这样玩斗笠。

久而久之,人们就根据这种玩法发明出了风筝。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传说觉得风筝是百姓根据被风吹得满天飞的树叶发明出来的。另外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则说风筝是源自于帐篷。

由此可见,风筝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风筝在被发明出来之后,大多时候都被用于军事。像楚汉争霸时期,韩信就曾利用风筝来测量地下通道的长度。再有就是梁武帝被侯景围困于台城时也曾利用风筝对外求救。

明朝时也有士兵在作战时将炸弹绑在风筝上,然后再将风筝放至敌方阵营,借此达到杀敌目的。由此可见,在古代风筝的军事作用是较受肯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86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