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鹦鹉史航给郭敬明新片《爵迹好评,并与网友

如何评价鹦鹉史航给郭敬明新片《爵迹好评,并与网友,第1张

我没看这部电影,也不会进影院贡献票房,不过从鹦鹉史航包括其他许多评价看,我对这个片子的认知是,没有烂到忍无可忍地步,画面和动作场面尚能接受,而且运用的技术具有一定意义。

也就是说,它有亮点,而且不同于《小时代》,它的亮点是能一定程度弥补不足。

不知道看过的朋友是什么态度,虽说喜好全凭个人,但突破点该肯定的还是要肯定。

再说鹦鹉史航这个人,早些时候关注过他,他手撕《小时代》时也被刷屏,后来觉得某些价值观不认同就取消关注。但对他那个人,我相信他是有足够审美和足够坦率的人

他最起码能做到基本的客观,不是为了反对而去反对,不是为了支持而去支持。我相信他不是昧着良心说的,而是自己心声。而且如果他真想靠此得利,再次毫不留情的批评明显更有话题性

一个人,看了部有争议的电影,觉得好或者不好,究竟碍着谁怎么说都被骂?

反观和他对撕的网友,包括当年爱郭敬明不可自拔的人,以及现在对他深恶痛绝的人,大抵上不会有交集,但很多时候却属于同样的类型。

连质问都一个口气:“你是不是收钱了?”

还以为抵制郭敬明的人有多高雅,结果还是同样的招数,必然还是被吊打。论口才,就不要和鹦鹉史航比了,想想他在《神探亨特张》里嘴上生花的表现,如果没有实在的东西,和他对质只能是自取其辱。

我说的实在东西,是你能驳倒他。他说影片不够烂俗,你就举出例子证明无药可救;他说技术有破冰意义,你就拿出证明打脸是无稽之谈。不去反驳,而去质疑人家动机,退一步来说,就算他收钱了,如果说得在理,你依然是理亏一面,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当然我并不能确定《爵迹》质量究竟多好,而是希望对待电影,先凭质量,再论喜好,少些怀疑阴谋论,多摆事实讲道理。今天你去反对某人,明天去支持某人,你们鄙视喜欢郭敬明的脑残粉,谁保证以后在其他场合不是他们样子呢?

说到抄袭,鹦鹉史航说了他没看过郭敬明原作,有答主说是纵容,我觉得不是,因为没有看过而不去当黑点喷,只说反对抄袭,是谨慎的态度。或者说,真正纵容的不是他,是法律,是读者,是资本。有些可悲,法律都拘束不了的事,凭道德能做到几分呢?

网上曾有场著名的骂战:一位大V评论郭敬明的《小时代》“全片没有出现一个演技派”,并引用钱钟书的《围城》称“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引来众多粉丝围攻。

没想到大V不带脏字一一怼了回去,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微博骂战。

网友a:有病,知道你为什么叫鹦鹉,因为说的不是正宗的人话。

鹦鹉史航:不是人话你都能听懂,您进化得也不咋彻底。

网友b:这就是为什么郭敬明现在能在家里数钱,而你却只能在微博上数粉丝。

鹦鹉史航:而你在用十个指头数智商。

网友c:五个字送给你:自卑又狭隘。

鹦鹉史航:我要真的是那样,我应该很喜欢《小时代》。

这位一战封神的微博大V,乃是著名书虫、著名编剧、重度文字依赖症患者、百万粉丝的微博网红,他的名字叫史航。

01

史航,吉林长春人,1971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是吉林大学哲学系心理学教授,其母是研究肺功能医学的医生,史航还有个哥哥叫史今。

1977年,6岁的史航进了小学。作为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他总被调皮的孩子欺负,但又打不过别人,只好自己想办法“智取”——遇到别人要揍他,史航连忙伸手一挡:“停!你为什么非要打我呢?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别看他年龄小,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挑事儿的男孩听得津津有味。从此,这个靠贩卖故事自保的小学生再也没有被人欺负。为了能讲更多的故事,史航与读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史航的读书生涯却是“倒置”的。大多数人同龄人还在读童话故事,史航的阅读启蒙却非常“暴力”。

那时他家里除了一本《红楼梦》,几乎全是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书籍。史航对这些完全提不起兴趣,就天天去同学家“蹭书”看。

同学的爸爸是法律系教授,家里都是《福尔摩斯探案集》《民主与法制》这种书,里面讲的是各种凶杀、爆破、投毒等形形色色的案件。

“世界吓着我了,但我找到了角落。”这些阅读经历,让他对世界的理解一开始就特别具体,同时也养成了善于观察和联想的习惯,这也为他后来当编剧打下了基础。

初中时,史航开始接触科幻小说。了解到外星人可能会攻打地球以后,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考第一有什么用,没准还没上高中地球就毁灭了。宇宙的无限,自我的渺小,顿时袭来的虚无感让史航觉得,他无需给自己提任何要求,他要在这个世界上任性地活着。

多年以后,谈到自己的世界观,史航引用了王朔一本小说中的一段:几个顽主正在聊天,旁边一老头啪一拍桌子,喝了口酒起身结账走人,临走撂下一句:“白忙,纯粹是白忙!”——一切都是徒劳,纯粹白忙。

高中时,史航进了文科班。全班70人里,有50多位都是女生。为了能吸引女同学的注意,史航开始办《好望角》杂志。杂志办得有模有样,到毕业时赢得不少同学的好感,这让他信心倍增。

史航相信,文学一定能让自己这个平庸的胖子变得更神秘深奥。

02

1988年,史航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孤身一人从长春来到北京,令史航倍感孤独。那时他迷上了间谍小说,在任何地方他都把自己当成间谍,而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情报,如此即便一个人也玩得不亦乐乎,像极了金庸笔下的“老顽童”。

1992年,史航从中戏毕业后,心满意足地留在图书馆做管理员。对他来说,与书相伴,此生足矣。他开始像爱迪生那样,一格一格、一本挨一本地读书,即使再无聊的书也会翻上几页,从中获取一星半点的知识。

第二年,有个同学要出国,把手上六集电视剧的活儿交给了史航。那时写一集电视剧能拿1000元,抵得上史航七八个月的工资。他觉得这钱好挣,决定继续做下去。自此,史航走上了编剧的道路。

虽然做编剧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收入,但史航依然没有放弃图书馆的工作。无论什么脏活累活,他都做得心甘情愿,这一干就是8年。2000年,随着新世纪到来,史航正式从中戏辞职,他要用一个自由之身迎接21世纪。

有人笑他太傻,当时他只要再多待一个月就可以分到北京的房子。但史航对此却十分不屑,托尔斯泰曾说:“财产权是一切痛苦和罪恶的根源”。打从初中读托尔斯泰时他就觉得,生前拥有财产是迫不得已,到死后还留有遗产是件万分丢人的事。

千禧年,史航用网名“北方影武者”和“北方影武士”网名混迹在西祠、天涯等社区,因“影武”与“鹦鹉”谐音,史航的一众簇拥者为其开设了“鹦鹉史航吧”,“鹦鹉史航”这一名号被他沿用至今。

2001年,史航参与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剧本创作,之后又创作了《雷雨》《射雕英雄传》等作品,名气逐渐溢散出圈,时不时会去剧中客串一把,还上了《奇葩说》。此外他与孟京辉合作,写了《魔山》《空中花园谋杀案》等多个话剧。

文字工作者中,十有八九都是拖延症,史航也不例外。曾有编辑深夜哭着打电话到处找他,杂志要送印刷厂了,史航稿子还没交。2003年,孟京辉为了逼史航写完《迷宫》,甚至搬到他家盯着他写。

有次史航被关在剧组写剧本,写不完不让走。谁知他趁拍大场面戏时,混在群众演员里跑了,还领了50元群演费。这种情况不止一次,几百万的收入史航说不干就不干了,他说自己这辈子没走过弯路,只要觉得不乐意当机立断就放弃,将“任性”进行到底。

03

比起好作品,史航更想证明自己有好眼光。因此他想让自己更有名一些,然后把自己喜欢的事物推荐出去,若能引来成千上百的人消费它,这便是成功。

中学时代起,他就会在包里装很多本书,然后推荐给周围的同学。成名之后,史航有了更多的方式去推荐自己喜爱的书,这当中他最感谢的就是网络。

作为一个恨不得把手机植入身体的重度网络依赖患者,传闻他出门要揣8个充电宝以防手机没电关机。从最早的论坛、贴吧,到现在的微博,史航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话唠”。

他说微博是最适合他的发言阵地。最初玩这个是为了帮朋友吵架,等他都弄好了,朋友气也消了,他便开始用来抄书。

记在笔记本上的句子,合上本子很难再回过头去翻看,但发在网上的摘抄,过了半个月还有人评论。你来我往地跟人讨论之余,书摘被真正地吸收记住了,这让史航觉得有点意思。

后来,史航在微博上痛批郭敬明的《小时代》,不带脏字的舌战群儒,让他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如今他已有300多万粉丝,他依然在网络世界保持着频繁的互动,每天会发上数条推文,推荐书籍电影或是怼网友。

就像他小时候喜欢的动画《雪孩子》那样,史航说自己是一个随时会融化的人,但又不肯待在冰天雪地的安全地带,于是忍不住去一些热闹的地方,即便是被伤害或被误读,都还忍不住要去取暖。

50岁的史航依然斩钉截铁地当着“无产者”,宁可租房也不买房。且一租就租了两套,一套100多平的自住,一套200多平的用来放书还有养猫。

最多的时候他养了13只猫,有前女友留下的,有大猫生的,有外边流浪跟来的。猫在他家没少搞破坏。黄永玉先生为他画的肖像,被几只猫合力尿得五颜六色,曹禺先生的签名本,被猫撕碎了。

“世间什么叫奢侈?就是不把廉价当廉价的,不把珍贵当珍贵的,这才叫奢侈 。”

被猫毁了这么多重要的东西,任性的史航也任猫随性。对此他的解读也颇为有趣:说到底都是因为寂寞。他认为,猫把他在乎的东西推倒了弄坏了,为的是看他会不会回头看猫一眼。“他们的寂寞跟我的绝望都是平等的,我怎么能苛责他们。”

如此任性地 游戏 人间,史航将“快意”作为他的人生关键词。他说如果自己现在就死了,墓志铭就一句话:此人度过了四舍五入的一生,大多数时候是四,而不是五。

逍遥人世游的史航,正如他人生第一条微博的写照:当人 游戏 的时候他完整,当人完整的时候他 游戏 。

作者:鹿野。做自己的一盏灯,专注于心,用文字照亮前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70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