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的成语

关于项羽的成语,第1张

关于项羽的成语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破釜沉舟等等。

有关的成语解释:

1、四面楚歌

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2、霸王别姬

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3、破釜沉舟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釜:锅。舟:船。

1、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意为打破饭锅,凿沉渡船,借以比喻决一死战、亦即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所向披靡[ suǒ xiàng pī mǐ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指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此语常用于形容军事或体育竞技中绝无对手的常胜劲旅。

3、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

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借以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4、霸王别姬[ bà wáng bié jī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5、发指眦裂[  fà zhǐ zì liè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6、暗度陈仓[ àn dù chén cāng ]: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意为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借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典故: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这个成语。

1、霸王别姬

2、四面楚歌

3、破釜沉舟

4、力能扛鼎

5、四面埋伏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属

7、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8、沐猴而冠(《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9、以一当十 (《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

10、先发制人 (:《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11、一决雌雄(:《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12、所向披靡(:《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

13、匹马单枪 (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1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15、膝行而前(释 义: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出 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60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