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必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统筹、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拓展内容,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消除覆盖盲区、提高建设标准、改进服务方式、推动管理创新,着力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第一,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组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运动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人员和相应设施设备,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就近便捷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乡镇综合文化站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加强村文化室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合理确定设施建设标准,明确基本职责,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现有基层文化阵地调查摸底,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调整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室。
第二,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实现全面覆盖、增强覆盖效果为重点,采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有线网络等方式有效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现有无线台站设备的更新改造。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推进县对乡镇广播电视垂直管理,形成立足县城、依托乡镇、服务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力争到“十二五”末,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盲村”覆盖问题,全国农村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
第三,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强数字资源库内容建设,丰富电子图书、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和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相结合,实现共建共享。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从城市到农村服务网络全覆盖,数字资源量达到530万亿字节。第四,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推进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服务体制改革。继续配备流动电影放映车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建立公益放映补贴新机制,扶持中西部地区电影放映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普及数字化流动放映,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放映得到有力保障,农村中小学生每学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第五,深入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每个书屋拥有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和适合农民阅读观赏的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文化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十二五”期间,加大农家书屋布点密度,加快覆盖全部行政村并延伸到自然村寨,建立和完善出版物更新配送系统,提高配送图书的质量。
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公益性文化设施达标率100%,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810平方米,公共文化场馆实现全年无休、免费开放。近年来,位于城市客厅的天华文化中心、新体育中心、市民水上活动中心等大型现代化场馆相继建成开放,是同类城市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群;市文化馆、图书馆建成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建成国家二级博物馆(全省县级仅江阴、常熟2家)。全市所有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达到无锡市级标准,超过省级标准,并建成市图书馆分馆。所有行政村建立“农家书屋”,并向“四通”农家书屋、自然村农家书屋拓展延伸。2011年我市获得了省文化厅授予 “文化民生”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澄江街道澄南村农家书屋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农家书屋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2.城市人文资源得到保护传承。全面开展文物普查,公布了江阴市级文保单位和非遗名录。黄山炮台旧址等7处省级文保单位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项非遗列入无锡市级名录,5项非遗列入省级名录,致和堂膏滋药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充分传承利用人文资源,修缮了江阴名人馆、刘氏故居、江阴文庙、黄山古炮台、适园、冰心吴文藻故居、上官云珠等一批旧址和故居,建成沈鹏艺术馆、顾山丰硕紫檀博物馆等专题场馆,以及南门忠义街、江阴良宵民俗艺术街坊、长泾镇影视文化街等历史街区,丰富了群众文化阵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人文资源,举办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刘天华民族音乐节、“腊月民俗风情节”等品牌活动,提升江阴城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
3.惠民文化活动深入人心。以政府购买、企业支持等形式,全市每年组织公益性演出不少于500场次,每年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创作文艺作品500余件,其中有16部作品在“十一五”期间获国家级奖项。一是持续开展“五送”文化下乡活动,市政府每年出资270余万元,把戏曲、电影、图书、评弹、展览送到全市所有镇(街道)、村(社区),让群众在街头巷口、房前屋后就能分享到文化艺术演展,直接受惠群众达200万人次。二是坚持开展城乡周末夜晚文化活动,每周五晚上,城乡文化场馆全面开放,广场文化活动竞相举办,让百姓或是在参与表演中展示艺术才华,或是在观赏演展中提升文化品味,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中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各镇(街道)每年在市里举办一场自编自演的周末广场文艺演出,随后再把演出送到所属村(社区),促进了基层文艺创作,弘扬了地域特色文化。三是深入开展“一二三读书工程”,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比赛,评比表彰先进,帮助市民养成阅读习惯,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四是市图书馆坚持每月举办一次“暨阳大讲坛”,今年已邀请叶兆言、莫砺锋、黄煌等知名专家来江阴举办讲座,讲座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医学养生、人生哲学、儿童教育等各个领域,深受市民们欢迎。暨阳大讲坛为市民免费开放,可容纳200多人的教室场场座无虚席,过道里总是坐满了前来听课的市民。
4.文化投资渠道日趋多元。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思路,拓展渠道,通过企业冠名、社会赞助等市场化运作方法,吸引社会各类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共有4亿多元社会资金参与建设镇村两级文化公园和文化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组建各类文艺队伍。兴澄钢铁、中国移动、顾山红豆村等企业集团还与文艺集团、影剧公司等文化单位签约,长年合作,实现了文企联姻,互利共赢。越来越多的江阴本土企业开始投资文化产业,涉足文化传媒、影视动漫制作等文化消费领域,比如海澜集团投资的马术俱乐部、月城镇投拍的小成本电影《绿色风暴》、长仪科技投资的江苏漫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播出的动画连续剧《河小豚与江大鳄》等。近年来,金鸡百花电影节,张学友、刘德华、周杰伦等重量级明星个人演唱会相继在江阴举办,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一睹明星风采,进一步推动江阴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文化惠民工程”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是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步提高之后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