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因”有哪些意思?

文言文中“因”有哪些意思?,第1张

用作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造句:

1、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并不了解,如果让他讲,只能是徒乱人意。

2、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刘明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学习不努力。

3、至于哥伦比亚,则因为对劳工组织人士施以暴力而受到美国议员质疑。

4、他俩是在做好事时不小心打碎花盆的,听了我讲完事情的前因后果,老师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5、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古文中的“因”有多种意思,具体如下:

(一)“因”作介词有如下意思:

1.依照,根据。

示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示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示例: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示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示例: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二)“因”作副词有如下意思:

1.于是,就;因而。

示例: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示例: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因”作动词有如下意思:

1.根据

示例: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示例: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51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