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安薛仁果历史结局是什么?投降李世民被杀

天下长安薛仁果历史结局是什么?投降李世民被杀,第1张

电视剧天下长安即将热播,这部剧讲述的是隋末唐初,在群雄争斗、门阀混战中崛起的李唐王朝一步步走向贞观盛世的故事,在这部剧中出现了很多的历史人物,其中就包括薛仁果,薛仁果在隋末唐初时并不是什么出名的角色,那么薛仁果历史结局是什么?薛仁果历史上是怎么死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天下长安薛仁果历史结局是什么 天下长安薛仁果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剧中的这个薛仁果其实和薛仁贵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也可以叫薛仁杲,在历史上因为为人苛刻,行事残忍,评价非常的不好, 薛仁果在历史上即父亲的位成为皇帝之后,因为被唐军击败,向李世民投降被杀。

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后移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长子,隋末唐初占据陇西的军阀。薛仁杲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仁杲与其父薛举起兵,占据陇西之地。七月,薛举称帝,立薛仁杲为太子。

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举去世,薛仁杲继位。十一月,薛仁杲在浅水原之战中被唐军击败,薛仁杲被迫投降唐朝,李世民将薛仁杲押送长安斩首。

也就是说薛仁果在后来向李世民投降之后就被杀了。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仁杲与其父薛举起兵,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据陇西之地,扼丝路交通。618年,唐高祖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元帅,带兵攻打薛仁杲。十一月,李世民率军抵达高墌。薛仁杲派宗罗睺领兵抵抗李世民,宗罗睺屡番挑战,李世民都坚守营垒,拒不应战。众将领都请求出战,李世民说:“我军此前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落,敌人乘着胜利必定骄傲自满,轻视我们,这时候应当紧闭营门等待战机。他们骄傲,我们奋起,只需打一仗必定可以攻克他们。”双方对峙了六十多天,薛仁杲的粮草用尽,将领梁胡郎等人率领部下投降。李世民探听到薛仁杲的将士人心离散,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引诱敌军。

    宗罗睺大喜,命令精锐兵力全部出动进攻打梁实。梁实遏守险要,不出兵交战。营地里没有水源,士兵与军马好几天都没水喝。宗罗睺的攻击非常猛烈,李世民估计敌军已经疲惫,告诉各将领准备进攻!天色微亮,李世民命令右武候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布阵。宗罗睺集中兵力进攻庞玉,庞玉无法抵挡。李世民率大军出乎意料地从浅水原北边冲杀过来,他率领几十名骁勇的骑兵率先冲进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攻击,呼声震天动地。宗罗睺的军队大败,唐军斩杀敌人数千名。李世民追击宗罗睺,窦轨拉住马劝谏说:“薛仁杲占据着坚固的城池,我们虽然打败了宗罗睺,但还是不能轻易进攻,请求暂时按兵不动。”李世民说:“我早有打算,现在势如破竹,不能贻误战机!”于是进攻。

     薛仁杲在城下布阵,李世民沿着泾河扎营。薛仁杲手下的骁将浑干等人到唐阵前投降。薛仁杲惧怕,率领士兵进城拒守。黄昏时分唐大军相继抵达,将城池团团围住。半夜,守城的士兵争着攀下城墙投降。薛仁杲无法阻止,初八,出城投降。李世民得到薛仁杲精兵一万多人,百姓五万人。事后,众将领问:“大王打了一仗取得胜利,突然舍弃步兵,而率骑兵直接攻到城下。大家都认为攻克的把握很小,没想到很快夺取了城池,这是为什么?”李世民说:“宗罗睺的部下都是陇西人,都很剽悍勇敢。我只是出其不意地打败他们,斩杀俘获并不多,如果立刻停下攻势,他们都会退入城里,休整以后再次出战,那样就不容易攻克了。迅速追击,他们都会逃回陇西。城中虚弱,薛仁杲吓破了胆,没有时间谋划,因此被攻克。”

     回到长安后,李世民在街市将薛仁杲斩首。李世民在战斗中注重战前侦察,因此每次战斗都能做到知己知彼,善于制造战机。当敌强我弱时,他经常用“坚壁挫锐”的战法拖垮敌人,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胜利后勇追穷寇,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因此获得了战役的胜利。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明于知将,选拔良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大唐盛世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隋末起兵逐鹿的一对父子,一度称帝,后败于唐。

薛举为父,薛仁杲为其长子。

薛举(?-618年),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其父薛汪时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隋朝末年群雄之一。

容貌魁梧,骁勇善射,初任金城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举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迁都秦州。武德元年(618年),薛举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其大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突然病逝。

薛举本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其父薛汪,徙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其家钱财巨万,喜欢交结边地豪杰,称雄于北方边地。

隋朝大业(605年—618年)末年,薛举担任金城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时逢年荒民饥,陇西盗贼蜂起,金城县令郝瑗为讨伐贼寇招募兵卒数千人,任命薛举为将。分发铠甲,大集官民,置酒飨士,薛举和儿子薛仁杲及其徒党于座中劫持郝瑗,假称收捕谋反之人,随即起兵,囚禁郡县官员,开仓散粮以赈济贫乏。自称西秦霸王,建年号为秦兴,封薛仁杲为齐公,小儿子薛仁越为晋公。别处贼寇宗罗睺率其众归附,封为义兴郡公。继而招附群盗,劫掠官马。兵锋甚锐,所至之处城池皆被攻下。

隋将皇甫绾率兵一万人屯驻枹罕,薛举选精兵二千人前往袭击,与皇甫绾在赤岸相遇。战前风雨突至,起初薛举一方逆风,而皇甫绾不出击。不久反风吹向对方,天色又很昏暗,军中队伍不整,薛举骑乘甲马率先出击,皇甫绾兵队大败而逃,薛举乘势攻陷枹罕。岷山羌钟利俗率众二万人归降,薛举兵势大振。进封薛仁杲为齐王,授职东道行军元帅,宗罗睺为义兴王,以辅佐薛仁杲;薛仁越为晋王,兼领河州刺史。接着又略取鄯、廓二州之地。不过十天,尽据陇西之地,拥兵十三万人。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在兰州称帝,封妻子鞠氏为皇后,儿子薛仁杲为太子,尊母亲为皇太后。在其祖先墓地建置陵邑,立庙于城南,陈兵数万人,出巡扫墓,然后大飨士卒。派薛仁杲围攻秦州(即天水郡,今甘肃天水);薛仁越前往剑口,攻掠河池郡(今陕西省凤县凤州镇),被河池太守萧瑀击退。薛举又派遣部将常仲兴渡过黄河进击李轨,与李轨部将李赟战于昌松,常仲兴战败,全军陷没于李轨。薛仁杲攻克秦州,薛举便将都城从兰州迁至秦州。

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二月,薛举派薛仁杲进犯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凤翔),汧源贼寇唐弼抵御,兵不能前进。起初,唐弼拥立李弘芝为天子,有众十万人。薛举派遣使者诏谕唐弼,唐弼杀害李弘芝依附薛举。薛仁杲趁唐弼不备,袭破其军,尽收其众,唐弼仅率数百名骑兵逃走。薛举军势益盛,号为二十万众,筹划攻取长安。时逢唐王李渊拥立隋朝代王杨侑为隋帝,入据长安。薛举便留兵攻打扶风,李渊派遣次子李世民率军击讨薛仁杲,双方及战,薛仁杲大败,唐军斩首薛仁杲军数千首级,薛仁杲撤回陇右,唐军追击至陇坻而还。

薛举畏惧李世民,便越陇逃走,问其属下说:“古时有投降的天子吗?”黄门侍郎褚亮说:“从前赵佗以南粤归降汉朝,蜀汉刘禅也出仕晋朝,近代萧琮,其家族至今仍在,转祸为福,自古皆有。”卫尉卿郝瑗说:“褚亮之言不对。从前汉高祖兵马屡败,蜀先主曾亡失妻小。作战本来就有胜负,怎能因一战不胜就言亡国之计呢?”薛举也后悔其问话,便说:“不过是试试各位而已。”便重赏郝瑗,用他做谋主。郝瑗建议与梁师都连兵,送厚礼给突厥,合兵并力,东逼京师。薛举接受此议,与突厥莫贺咄设共犯京师。时逢都水监宇文歆出使突厥,劝说莫贺咄设停止出兵,因此薛举的计划未能成功。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唐朝丰州总管张长逊进击宗罗睺,薛举率全部兵力前往救援并进击泾州,屯驻于析墌(今甘肃泾川县东)城,派出游军劫掠岐州、豳州。唐朝以李世民为元帅率军予以抗击,进驻于高墌(陕西长武北)城,李世民认为薛举军粮少,急于速战速决,于是决定守城不战,以拖垮他们。时逢李世民生病,卧床不出,而薛举多次挑战。

李世民的部将行军长史刘文静与殷开山示兵于高墌,倚仗人多而未设防范,薛举诱使唐军出战时进行突然袭击,最后将唐军击败,唐军死者达十分之六,并俘唐朝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李世民见大势已去,领军逃回长安,薛举于是夺取高墌城。

八月,薛举命薛仁杲进逼宁州(今甘肃宁县),郝瑗设谋说:“现在唐兵刚被击破,将士多被擒获,人心动摇,可乘胜直取长安。”薛举表示同意。将出兵时生病,征召巫师看视,巫师说是唐兵作祟,薛举恶闻此事,不久就去世了。其子薛仁杲继立,谥薛举为武皇帝,未及安葬,薛仁杲就被唐军消灭。

薛仁杲(?―618年),一作薛仁果,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后移居兰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长子,隋末唐初占据陇西的军阀。薛仁杲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薛仁杲与其父薛举起兵,占据陇西之地。七月,薛举称帝,立薛仁杲为太子。

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举去世,薛仁杲继位。十一月,薛仁杲在浅水原之战中被唐军击败,薛仁杲被迫投降唐朝,李世民将薛仁杲押送长安斩首。

薛仁杲很有力气,善于骑射,在军中号称万人敌。但他生性贪婪残忍、嗜杀成性,所以杀戮很多人,尤其对俘虏经常施以断舌、割鼻、舂斮等酷刑。薛仁杲获俘著名文学家庾信的儿子庚立,因庾立不肯投降而发怒,竞将庾立在火上分尸,然后一点点地割下肉来让军士们吃。

薛仁杲在攻克秦州时,将当地富人都召来,倒吊起来,用醋灌鼻子,向他们索取财物。薛仁杲也不善抚恤将士,部属对他都敬而远之。因此,薛举常常训诫他说;“你的才能谋略足以成事,但是生性严苛酷虐,对人不能施恩,终归要倾覆我的家和国!”

薛仁杲做太子时,和大多数的将领有矛盾;等到继位后,众人心里疑忌不安。薛举去世,郝瑗伤心过度而患病,并且一病不起,薛氏的势力也从此逐渐衰落。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到高墌,薛仁杲派宗罗睺领兵抵御;宗罗睺几次挑战,李世民坚守营垒不出战。诸位将领都请战,李世民说:“我军刚打败仗,士气沮丧,对方仗着得胜而骄傲,有轻视我们的意思,我们应当紧闭营门耐心等待。等他们骄傲了我们再奋勇出击,可以一仗打败他们。”于是命令全军有敢请战的斩首。

双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的军队粮食吃完了,将领粱胡郎等人率领各自的队伍投降李世民。李世民了解到薛仁杲手下的将领士卒有离异之心,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引诱薛仁杲部下。宗罗睺知道后非常高兴,出动全部精锐进攻梁实,梁实守住险要不出战。营地中没有水源,好几天人马没有水喝。宗罗睺的攻击很猛烈;李世民估计薛仁杲军已经疲劳,对诸位将领说可以攻打了。快到天亮,李世民让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列阵。宗罗睺合兵攻庞玉,庞玉作战,几乎不能坚持了,李世民带领大军出其不意从浅水原北方出现,宗罗睺带军迎战。李世民率领几十名骁骑率先冲入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搏斗,喊声动地,宗罗睺的部队大败,唐军杀了几千人。李世民率领二千多骑兵追击宗罗睺,窦轨拉住马苦苦地劝道:“薛仁杲还占据着坚固的城池,我们虽然打败了宗罗睺,但不能轻易冒进,我请求暂且按兵不动,观察一下薛仁杲的动静。”李世民说:“我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现在我军取胜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不要再说了!”于是进军。

薛仁杲在泾川城下列阵,李世民依泾河面对薛仁杲营地,薛仁杲手下的骁将浑干等人到唐军阵前投降。薛仁杲害怕,带兵进城拒守。天快黑时,唐朝大军相继到达,于是包围了城池。半夜,守城的人纷纷下城投降。薛仁杲无计可施,于十一月初八日,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唐朝得薛仁杲的一万多名精兵,民众五万人。

十一月二十二日,李世民把薛仁杲押解到长安,在长安城的闹市将薛仁杲等数十人斩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46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