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动有哪些方面?

公益行动有哪些方面?,第1张

如下:

1、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慈善是一项活动。

2、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数字社区等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

3、公共福利,是社会福利的重要项目,它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及精神生活基本需要而兴办的公益性设施和提供的相关服务。

4、社会援助,援助内容有法律援助、财政援助、医疗援助、教育援助、生活援助、住房援助、家庭援助等等。

5、专业服务可以分为生产者专业服务和消费者专业服务,包括: 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税收服务; 咨询服务等。

意义:

揭露批判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不道德行为,培养公民意识,在社会中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新风尚。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各阶层之间理解交流和合作,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宣扬公益组织在协助政府工作,发挥它们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使社会在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协调,化解社会矛盾,加快发展社会服务,多方面满足社会需求等具有现代公益理念的意识不断加强。

1、“光头行动”

用光头,和白血病患者在一起。

2、饥饿24小时全民公益活动

倡导公众体验饥饿、关注全球贫困儿童。

3、世界无醛日

按鼻子救助白血病儿童。

4、不穿鞋的马拉松

为贫童募捐跑鞋。

5、SEE一亿棵梭梭

“清理+”将向用户筹集1000万个爱心扫帚,达成目标后将转化成5万棵梭梭,种植在阿拉善荒漠化地区。

世界环境日,腾讯电脑管家、腾讯手机管家正式上线“清理+”公益平台,并携手阿拉善SEE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推出“清理+行动之‘SEE一亿棵梭梭’”公益行动。

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体现了组织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和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能够给公众留下可以信任的美好印象,从而赢得公众的赞美和良好的声誉。

组织要使开展的公益活动取得成功,必须认真地搞好策划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制订赞助政策

根据组织的公众关系现状、目标、政策和经济能力,决定年度公益活动赞助金额,制订切实可行的赞助政策。

传播赞助信息

公共关系人员应该把组织的赞助政策,通过适当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传递给可能向本组织提出赞助要求的单位。

确定赞助对象

1)掌握赞助对象情况。包括赞助对象业务内容、社会信誉、公众关系、面临问题等,以便有选择地进行赞助。

2)了解赞助项目情况。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对公众的影响力,项目所需花费的财力、人力与物力情况,以及操作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

3)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即进行赞助成本(组织付出的全部财力、人力、物力)与综合效益(赞助活动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比较。

4)认真确定赞助对象。社会组织的赞助活动应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即以本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本组织面对的社会环境为出发点,按照有利于组织综合效益提高的原则,充分考虑多方面利益,协调平衡,确定赞助对象,防止盲目赞助或因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而影响赞助。

沟通赞助对象

已经批准确定的赞助对象,要及时通知对方,做好实施准备。对不能满足或者不能全部满足赞助要求的对象,应该坦率相告,诚恳解释原因,争取互相理解。

公司公益活动

实施赞助计划

组织应安排专门的公共关系人员或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赞助活动的具体实施。

1)分工负责落实。对整个赞助活动中的各个项目或环节,应分派具体人负责落实,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2)运用公关技巧。在实施过程中,公共关系人员应充分运用各种公共关系技巧与方法,以求最佳效果。

3)扩大组织影响。赞助活动本身就是为了扩大社会组织的影响,因此在赞助活动中,应尽量利用多种传播方式、途径,帮助主要活动的开展,扩大其影响。如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报道,利用广告传播烘托气氛,强化效果。

进行效果评估

赞助活动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估,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评估公众评价与反响。

2)评估赞助计划完成情况。

3)制作赞助活动的声像资料。

4)写赞助活动总结。

5)做好新闻报道剪报资料的存档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38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