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货币是指什么

实物货币是指什么,第1张

实物货币是指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可以说除去信用货币、纸币和金属货币,其他担任过货币角色的各种商品,都可以称之为 “实物货币”。

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货币形式,是商品间接交换的一般价值形态的表现,最初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商品上。值得一提的是,金属货币具有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价值量大,易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人民币分为纸币和硬币,其中纸币面额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硬币面额有1分、2分、5分、1角、5角、1元。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2020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实物货币就是充当货币本身的物体价值与交易商品的价值相等,比如现在的黄金就可以叫实物货币,实物货币之外就是我们今天广义的货币,他是价值的‘中间人’,好比人民币,他是权威机构所赋予的价值的承载体,但他本身就是那张纸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812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