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的翻译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的翻译,第1张

意思是: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原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出处:《马说》——唐·韩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说

这句话是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意思是:千里马吃一顿饭,有时只吃十斗草料而已,这里的“马之千里者”就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式。“之”和“者”都是辅助表示定语后置的结构助词,无实义。

句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出自《马说》,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按“定语+中心语”格式构成偏正式名词短语,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构成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定语后置句,就是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与汉语一般的语序相反。现代汉语中,定语与中心词的关系,通常是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组成“定中结构”。今天我们说“千里马”(“千里”实际上是“日行千里”的省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95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3
下一篇 2023-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