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理论是啥 求详细解释

m理论是啥 求详细解释,第1张

m理论是为“物理的终极理论”而提议的理论,希望能藉由单一个理论来解释所有物质与能源的本质与交互关系。1984—1985年,弦理论发生第一次革命,其核心是发现“反常自由”的统一理论;1994-1995年,弦理论又发生既外向又内在的第二次革命,弦理论演变成M理论。

M理论的关键概念是超对称性。所谓超对称性,是指玻色子费米子之间的对称性。玻色子是以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物理学家玻色(S.N.Bose)的名字命名的;费米子是以建议实施曼哈顿工程的物理学家费米(E.Fermi)的名字命名的。玻色子具有整数自旋,而费米子具有半整数自旋。相对论性量子理论预言,粒子自旋与其统计性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一预言已在自然界中得到令人惊叹的证实。

在超对称物理中,所有粒子都有自己的超对称伙伴。它们有与原来粒子完全相同的量子数(色、电荷、重子数、轻子数等)。玻色子的超伙伴必定是费米子;费米子的超伙伴必定是玻色子。尽管尚未找到超对称伙伴存在的确切证据,但理论家仍坚信它的存在。他们认为,由于超对称是自发破缺的,超伙伴粒子的质量必定比原来粒子的大很多,所以才无法在现有的加速器中探测到它的存在。

局部超对称性,还提供将引力也纳入物理统一理论的新途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是根据广义时空坐标变换下的某些要求导出来的。在超对称时空坐标变换下,局部超对称性则预言存在“超引力”。在超引力理论中,引力相互作用由一种自旋为2的玻色子(引力子)来传递;而引力子的超伙伴,是自旋为3/2的费米子(引力微子),它传递一种短程的相互作用。

在M理论体系中,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世俗意义上的时间(即现行宇宙对人类意义上的时间)。还有一种被定义为“虚时间”,虚时间没有所谓的开端和终结,而是一直存在的时间,是用于描述超弦的一条无矢坐标轴。

M理论认为能量在自身维度下不守恒,能量会在自身绮翘中逃逸到其他膜,而弦分为开弦和闭弦,引力子弦与另三种弦不同,是一个自旋为2的玻色子,理论中被定义为自由的闭弦,可以被传播到宇宙膜外的高维空间以及其它宇宙膜,故能量场在自身维度(现行宇宙空间)下逃逸了更多。

在M理论中存在无数平行的是膜,膜相互作用碰撞导致产生四种基本力子,产生电磁波和物种(宇宙大爆炸的原因)。

M理论就是 膜理论.

具体的:

膜理论:20世纪90年代,理论物理学界在10维空间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11维空间的膜(M)理论.膜理论认为人们直接观测所及的好似无边的宇宙是十维时空中的一个四维超曲面,就象薄薄的一层膜.膜理论使一些原本难以计算的东西可以用弦论工具来做严格的计算了.膜理论是弦理论的扩充,膜理论揭示了弦理论的第10维空间方向,其最大维度是11维.

是为“物理的终极理论”而提出的.

至于目前关于他的内容还是不详尽.

弦现在被认为是物质的最基本的构成体

最早被认为是分子,后来被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再后来发现原子内有电子和原子核,再后来发现原子核内由质子和中子,后来发现质子是由3个夸克组成的,那夸克是基本单位么?不是,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很多像夸克的基本粒子,大概有64种之多

1984年左右,一位科学发现了超弦理论,认为弦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不过弦太小了,大概如果说原子有太阳系那么大的话,那弦只有地球上的一棵树那么大,所以要想观察到弦目前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只是理论,无法证明

不过我那天看新闻,欧洲的核子研究中心在今年9月就要建立了,到时候利用量子加速器可能会证明一些有关弦的东西

关于M理论是建立在弦理论的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它的最终目标是要用一条规律来描述已知的所有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引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79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