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父母没得选择,但我很幸运

杨振宁:父母没得选择,但我很幸运,第1张

母亲

“1926年,我4岁的时候,母亲开始教我认方块字,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一共教了我三千多字。现在,我所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两倍。”杨振宁在《读书教学四十年》写道。

母亲在杨振宁小的时候,就把智慧的方块字这个种子种入,让杨振宁永生不忘,他在自己60岁生日时出版的《杨振宁选集》一书的扉页上,工整而庄重地写下“献给母亲”四个大字,以此抒发他对母亲的深情。

可能有人会认为,不就是教个字嘛?

谁不会呀。

但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杨振宁的母亲是当时指腹为婚,是个典型的裹着小脚的妇女,结婚以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别说识字了。

那她是怎么教杨振宁的呢?

她一字字地学,然后一个个认真地教杨振宁。

杨振宁有这样的母亲,是他一辈子的福气,也难怪他会那么深情的写下“献给母亲”四个大字,以抒发对母亲的深情。

母亲晚年时候,杨振宁也多次将母亲接到自己的身边照顾陪伴。

“这一切,也让晚年的母亲由衷地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1987年,杨老太太仙逝,享年91岁。她带着满足和欣慰悄然地走了。……

就在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那五年时间里,杨振宁的母亲带着杨振宁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岁月。

也正是由于这一段艰难的岁月,使得杨振宁在他幼小的心灵就深深地爱着母亲,在他心目中,母亲是最伟大的。

在杨振宁看来,没有母亲的爱,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杨振宁。

也正因为如此,杨振宁一直把母亲对他的爱铭记在心,而他对母亲那份爱更是深情而执着。”《杨振宁科研与爱情的故事》一书写道。

5岁那年,杨振宁的叔叔请来了一位老先生,教杨家的孩子们“读书”。

从此,杨振宁开始了读书生涯。

老先生教的是《龙文鞭影》,是中国旧时的启蒙读本,主要功能就是认字,开蒙。

其实这本《龙文鞭影》比我们熟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好,因为整本书都是四个字一句,每四个字就是一个历史故事。

可惜教书先生没有讲故事,而且让学生死记硬背。

教书先生在台上认真地教,孩子们认真朗读,已从母亲那里学会了三千多字的杨振宁自然很快就把《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了。

母亲边学边教,给孩提时候的杨振宁播下了智慧的种子,让他终身受益。

后来,尤其《龙文鞭影》时打下的功底,让杨振宁的国文课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后面,读书对杨振宁来说是很不费劲儿的,谁让他有个好母亲,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不像一般孩子觉得读书苦,而是相反,他生来就有极强的好奇心,敏锐的观感。

所以他对很多东西都有兴趣,在运动方面他会溜冰、打冰球、打墙球和骑自行车。

基础好的他,是有充足时间做这些的!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能一般人觉得没什么,但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些科学家就因为只会科研,没其他兴趣爱好,结果逼出问题来,甚至想不开自杀。

杨振宁的科研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碰上困难的时候,他可以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释放,还有就是文学功底不错的他(后文会讲),可以把实验过程和心得写下来,写着写着,也许就有灵感了。

从小教孩子识字,对一个人未来有好处,毕竟字是后面一切的基础。杨振宁的母亲做到了,而且做得比大多数母亲好。

后来杨家请教书先生来教,也是个明智的选择,毕竟自己没懂那么多知识,该让别人教,就让别人教。

现在,真正不认识字的父母很少,就算不认识杨振宁母亲也是榜样。

孩子在不断成长,当自己教不来或教不动,就该寻找外部的帮助,更何况现在可以选择的培训机构那么多。

只有父母不愿意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父亲

6岁那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从芝加哥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回国(有的资料说是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数学博士)。

同样,杨振宁也具有数学天赋,他的笔算和口算都是同学们中的佼佼者。

但遗憾的是杨振宁的动手能力一般,手工做得不太好。一次手工课上,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

回家里给爸爸妈妈看,父母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

也许这,提前预示了后来杨振宁从事的是理论物理学研究,而不是和他的同乡、同学、同伴,后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样,从事应用物理学研究。

再后来,敏锐的杨武之觉察到儿子有不同寻常的观察力,开始以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

部分人小时候动手能力都不强,愿父母们和杨振宁父母一样,别为难孩子们,用智慧给他们正确地培养方式吧。

杨振宁在《父亲和我》一文中写道:

厦门那一年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从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3O00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里学过《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在厦门,父亲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教我英文字母。当然也教我一些算术和鸡兔问笼一类的问题。不过,他并没有忽略中国文化知识,也教我读了不少唐诗,恐怕有三四十首;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夏商周等。

杨武之经常会跟杨振宁讲历史、科学,并且提到诺贝尔奖金。童年的杨振宁说他将来要得到诺贝尔奖。还好杨武之没有像一些父母,说不可能,甚至教训一顿。20年之后,杨振宁童年的话竟成事实。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令中国人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杨振宁和李政道此次赴斯德哥尔摩,持用的还是当年留学出国时的中国护照。”《诺贝尔奖坛上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故事》一书写道。

1934年秋,杨武之休假去德国柏林大学研究数学一年,这段时间杨振宁每星期帮母亲写信。

在信中有时还与父亲讨论代数或几何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的心得和体会。

在异国他乡的他,为杨振宁在数学方面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感到欣慰高兴。

对于儿子在数学方面的优异表现,杨武之当然早就知道。

如果换成一般的父母,这时会刻意在数学方面提早把微积分和解析几何教给杨振宁,他自然能理解和接受的。

但是,智慧的杨武之并没有这样做,他没有选择拔苗助长。

“他深深明白,学好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健全的人格,比当什么天才儿童更重要。

杨武之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全面、稳固的基础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打好底子,以后要学什么、专攻什么,也是事半功倍和不会走弯路的。

所以,当所有人都劝他早早让儿子多念一些数学的时候,杨武之却反其道而行,在杨振宁初中一、初中二那两年的暑假,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丁则良先生。

丁则良是清华历史系雷海宗教授的得意弟子,他是专门来教杨振宁读《孟子》的。”《杨振宁科研与爱情的故事》一书写道。

杨武之这位数学博士,没有提早向儿子灌输一些数学方面的高深知识,而是让儿子学习诗、歌、词、赋,学习历史和古文等文学类的知识,这些在以后很难有时间认真学习的东西。

正如杨振宁后来回忆时所讲:

我九、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11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地显示出来。

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我初中一年级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

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很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

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孟子》是中国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必背的内容。已过古稀之年的杨振宁回忆道:“《孟子》里头有很多关于儒家的哲学,你可以了解整个中国的思想方式。

现在回想起来,这对于我整个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这比我父亲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经过两个暑期的学习,杨振宁在初中阶段已可以背诵全部《孟子》,并在中国历史、包括学校课本没有教的上古史方面增加了不少知识。

杨振宁后来一再指出,这个阶段的学习确实对他以后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父亲杨武之书架上有很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翻看。

他也多次去问父亲各种问题,他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只偶尔也给他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

不揠苗助长,在父亲这里是一以贯之的。

“投考西南联大前,杨武之已开始为儿子讲解一些近代数学的基本观念和精神,让他读一些英文数学书籍,包括赫地的《纯粹数学》及贝尔的《数学人》,以及讨论群论、无限大等问题,令杨振宁在这一个时期对数学的兴趣和了解进一步提高。

数学是理论物理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工具。

在西南联大,杨振宁受到了极为严格的数学基础训练,历年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

在西南联大里,不仅有像杨武之、姜立夫、江泽涵等中年数学家,而且拥有一批像陈省身、华罗庚等著名青年数学家。”《杨振宁科研与爱情的故事》书中写道。

华罗庚和杨武之有师生之谊。

这些都给了杨振宁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四十多年后,杨振宁在《杨振宁论文选集》中还写道:

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也许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

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人文知识

杨振宁在物理学方向的成就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如果聆听他的演讲,阅读他的科学随笔,就会发现他在文、史、哲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

杨振宁弟弟杨振平,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初中的时候,无聊起来有时翻开大哥高中时的国文课本,记得在李白的《将进酒》长诗后面有他写的几个字‘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绝对!’

多年后我问他为何把王维的《渭城曲》的一句和李白的《将进酒》的一句凑在一起,他说那是父亲当年在安徽某小城的一个酒家看到的一副对联。”

可见,杨振宁文学不错,父亲对杨振宁的爱好和兴趣,影响颇深。

“至于文学方面,振宁在高小时期已经看了大量的章回演义小说。如《水讲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以至《七侠五义》《江湖奇侠传》等。

另外,杨振宁对图书馆的一些科普书也很感兴趣。这些科普书都是国外一些物理学家写的,国内有人将它们翻译成中文。

杨振宁把这些科普书的中译本从图书馆借出来,认真地阅读。

尽管有些内容他不能完全理解,但给了他很多的‘营养’,对他很有帮助。

杨振宁对书中所描述的科学上新的进展、许多奇妙的几乎不可置信的知识,产生了向往的感觉,这对他以后学物理都有一定的帮助。”《杨振宁科研与爱情的故事》一书写道。

杨振宁虽然在西南联合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但接受的是通才教育。

杨振宁后来回忆道:“我记得很清楚联大的大一国文是必修课,当时采用轮流教学法。每一位教授只讲一个到两个礼拜。

一般说来,轮流教学法的效果通常是很差的,会产生混乱的情况。

不过那时的教授阵容实在很强,轮流教学法给了我们多方面的文史知识。

记得教过我大一国文的老师有朱自清先生、闻一多先生,罗常培、王力先生等很多人。”

在这些老师的熏陶下,杨振宁打下了深厚的人文知识功底。

1999年的一天,杨振宁深情地说:“清华园是我儿时长大的地方。今天早晨起来,我从招待所的窗户看去,就是我念小学的学校。”

并且幽默地说:“我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人生走了一个圈。”

是啊!童年人生这多重要的时期!也许哪天我们老了,忘记了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一切事物,但童年终究是忘不了的。

理解童年,反思童年,懂童年,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乃杨师也。 ——华罗庚

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生来就带着的东西,中国人讲究的是落叶归根,这样才能活得舒心走的安然。杨振宁是有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世界最高奖项诺贝尔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也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

杨武之是中国第一位数学博士,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杨振宁的成功离不开他的谆谆教诲。但杨振宁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籍让杨武之临终都没有原谅他,好在杨振宁晚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命运坎坷,失去双亲

杨武之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朝末年的秀才,算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母亲虽然识字不多但也是一个大家闺秀,杨武之从小生活在一个书香氛围很浓厚的家庭,父亲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杨武之对学习很感兴趣,尤其是在数学方面,他是父亲最器重的孩子。

本以为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会一直继续下去,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杨武之的父亲因为身患重病而离世。这对一家人来说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天都郁郁欢欢,做什么事都没有精神。没过多多久母亲也郁郁而终,失去双亲的杨武之变成了一个孤儿,这个时候的他还年幼,无法一个人生活。

后来杨武之的叔父看孩子年幼没人照顾,便把他带到家里收养,虽然是自己的亲叔父,但叔父家生活条件并不宽裕。家里本来就有好几个孩子,这下又多了个杨武之,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杨武之很明白自己过得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不敢有任何怠慢,每天帮家里干活,好好学习。

来到叔父家后婶婶一直想让杨武之退学,因为他们没有经济条件让每个孩子都上学,好在叔父看到杨武之很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也很好,便让他继续上学。为了不让叔父失望,杨武之很努力的学习,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家里的奖状也都是杨武之一个人的。后来杨武之考入北京师范学院预科专业,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高的学历,一点都不输现在的清华北大。

毕业后很多名校都争相邀请杨武之,但杨武之选择去自己曾经的高中任教。用杨武之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个非常念旧的人,他很想念曾经的高中,那里给了他许多东西。如今他功成名就,就应该为自己的母校作出一些贡献。

多所名校争相聘请的中国第一个数学博士

在母校任职期间,杨武之对自己的职业尽心尽力,想通过知识改变学生的命运。但是他严格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很多同学的不满,经常遭到学生的辱骂,最严重的一次是被好几个同学联合殴打。由于学生家里有钱有势,学校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杨武之只能不了了之。经历过这些事,杨武之才明白他这样做是救不了这些孩子,救不了中国的。正好当时国家提倡出国留学,培养更多的高端学者,杨武之便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于是他一边教书一边准备出国留学,在这期间他还与从小就订下婚约的罗孟华成亲。罗孟华没有上过几年学,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字,杨武之并没有因此而嫌弃她,反而对罗孟华非常体贴,两人过着相敬如宾的夫妻生活,两年后杨振宁出生。

杨振宁出生不久后杨武之的出国留学申请就被批了下来,为了能完成自己的梦想,杨武之只好留下妻儿远赴美国留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期间,杨武之潜心学习,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本科学位。

为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杨武之又前往芝加哥大学研读硕士学位。当时芝加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寥寥无几,而且中国人很容易受到歧视,杨武之在芝加哥大学留学期间也遇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把所有精力用在数学研究方面,两年后他便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

取得如此之高的学位后杨武之并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1927年杨武之发表了一篇关于《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的研究文章,这篇文章让他在国际上声名鹊起,他也因此被授予博士学位,成了中国第一位数学博士。学成后杨武之直接选择了回国,被国内各个知名大学争相聘请,担任过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个大学的教授。为中国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中国知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是杨武之的学生。

不曾原谅儿子加入美国国籍

虎父无犬子,杨振宁也继承了父亲在学术上孜孜不倦地精神,杨振宁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在儿子获得诺贝尔奖后,身为父亲的杨武之喜出望外,还专门跑到美国探望儿子。杨武之曾劝杨振宁早日回国,因为当时的中国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他回国必定能给国家做出很多贡献。但杨振宁认为国内科研条件远不如美国充足,自己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拒绝了父亲的请求。

后来杨振宁宣布加入美国国籍,这对杨武之来说就是当头一棒,他一辈子爱国敬国,脑子里想的都是为国家做贡献。但自己的儿子却选择放弃中国国籍,成为美籍华人,这对他来说是沉痛无比的打击。因此父子两人之间出现了很多问题,关系变得疏远了很多,直到杨武之去世之前他都说自己不能原谅儿子加入了美国国籍。

直到2017年,杨振宁突然宣布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七十多年,已经完全适应了那里的生活,为什么现在会放弃美国国籍。后来杨振宁说自己的身体里流淌的是跟父亲一样的血液,他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最终选择了加入中国国籍。这对他来说也算是落叶归根,更重要的是弥补了对父亲的遗憾。

杨振宁先生已经百岁高龄,我们是否真的了解杨振宁先生的一生呢?如果说他有什么成就,这100年间不曾虚度的每一天,这一个世纪的时光就是他最大的成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一生可以算作一个圆,从一个地方开始,走了很远的地方,现在又回来了。”

家学影响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是中国第一个数论博士。杨武之生于1896年4月14日,安徽合肥人。他的父母都早早去世,叔父杨邦瑞负责照顾他长大。他一路连升省立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到老家的学校当教师兼任训导员。

后来,杨武之对当时所处的环境深感无力,决定出国学习科学技术以改变自己的国家。1928年,他完成博士论文,发表《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成为了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个数论研究方向的博士。归国后杨武之任教清华和西南联大。

1973年,杨武之在晚年任教的复旦大学去世。杨振宁回忆父亲时谈到自己的父亲临终前仍挂念自己的国籍问题。2017年,95岁高龄的杨振宁将中国国籍恢复。可以说,从数学学习,到中国诗赋,以及家国情怀,杨振宁的一生都深受父亲杨武之影响。

诺奖团队

1945年,杨振宁到芝加哥开始攻读他的博士学位。在芝加哥的学习生涯,可以说让杨振宁完成了从一个学徒到独立学者的转变。刚刚来到美国的杨振宁,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原本定下的研究方向。在实验室的他显得笨手笨脚,甚至被同学们调侃,哪里有噼里啪啦仪器摔坏的声音,哪里就是杨振宁所在的地方。

好在当时的学习氛围很好,老师和同学都支持杨振宁转移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自己最擅长的理论方向。“转行”没多久,杨振宁就遇到了最谈得来的伙伴——小他几岁的李政道。二人讨论物理问题时的激烈场面,一起在林间散步的和谐身影一度成为了校园内的风景。

很快,在1957年二人合作的宇宙不守恒定律被授予诺贝尔奖。这份研究成果在二人合作初期其实已经初露苗头,然而当时业界并未对二人的成果予以认可和关注。直到他们的研究反反复复被当时身在美国的华裔女科学家吴建雄以实验的方式加以验证,理论物理的核心框架也因此迎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一生事业

杨振宁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此后他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人的和善和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除了和李政道一起发现的宇宙不守恒定律,杨振宁在物理研究方面还有着其他突破性的成果,比如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杨-巴克斯特方程等。

杨振宁在自己的科研方向上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并没有松懈自己在教书方面的努力。如今已经百岁高龄的他,其实已经在清华大学继续任教了近20年之久,他也是带头为本科生上课的资深老教师之首。杨振宁教书的过程中总是能给学生提出最切合的建议。

曾经他就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对自己的学生强调研究方向的重要性。他说,如果研究方向找不对,那么就会走入穷途末路,一旦找对了方向,找到了兴趣,就会豁然开朗。熟悉杨振宁的人还了解他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对中国文化充满热爱的人。

无论是日常游览中信手拈来的诗词歌赋,还是日常文章中的旁征博引,似乎杨振宁总是可以在科研和生活中找到一个平衡,在西方与东方之中找到一个平衡。当初为了国家而出国的他,曾经选择留在美国,而无论身在中国还是美国,他都为两国的教育教学事业、物理学研究、青年人的培养作出巨大的贡献。

时代影响

杨振宁先生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和无数历史事件与名人有过交集。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有杨振宁和邓稼先先生的友情。从上个世纪杨振宁先生询问中国原子弹是否完全由自己制造的故事开始,到如今百年诞辰上杨振宁先生的讲话。两位科学伟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强大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这是1957年在得到诺贝尔奖之后,杨振宁的父亲送给他的寄语。半个世纪之后,我想这位清华园中的老人念及自己的双亲、一生的友情、时代的变革一定是无愧于父亲当年的教诲。

杨振宁不仅是诺贝尔获奖者,还是图灵奖唯一的华人获奖者。除了那些大名鼎鼎的奖项,他还身体力行地为中国青年学者的培养不懈作出努力。他曾经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筹集到巨额科研经费,协助几十座实验室的建设。他以个人名义捐助600多万美金,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数十篇国际论文,成功推荐上千名年轻学者参与国际培训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63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