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聚合酶的作用

DNA聚合酶的作用,第1张

DNA聚合酶,又称DNA依赖的DNA聚合酶,它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催化底物dNTP分子聚合形成子代DNA的一类酶。DNA聚合酶的作用:聚合作用、校对作用、切除修复作用。

DNA聚合酶是一种参与DNA复制的酶。它主要是以模板的形式,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的聚合。聚合后的分子将会组成模板链并再进一步参与配对。

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即A与T,C与G的配对原则,逐步逐个、连续地将dNTP加到延伸中的DNA分子3'-OH末端,逐步合成延长中的子链DNA。这是D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

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方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3’→5’外切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校对作用,当加入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而游离时则被3’→5’外切酶切除,以便重新在这个位置上聚合对应的核苷酸,可见,3’→5’外切酶活性对DNA复制真实性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以保证复制过程的保真性和准确性

5’→3’外切酶活性(切除修复作用):该活性是从5’→3’方向水解DNA延长链前方的DNA链(即只对DNA上双链处的磷酸二酯键有切割作用),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这种酶活性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dna聚合酶的作用:聚合作用、校对作用、切除修复作用。dna聚合酶,又称dna依赖的dna聚合酶,它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催化底物dNTP分子聚合形成子代dna的一类酶。

DNA聚合酶,又称DNA依赖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DNA pol),它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催化底物dNTP分子聚合形成子代DNA的一类酶。此酶最早是美国科学家Arthur Komberg于1957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的,被称为DNA聚合酶Ⅰ(DNA polymerase Ⅰ,简称polⅠ)以后陆续在其他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找到了多种DNA聚合酶。

这些DNA聚合酶的共同特征为:

①具有5’→3’聚合酶活性,这就决定了DNA只能沿着5’→3’方向合成;

②需要引物,DNA聚合酶不能催化DNA新链从头合成,只能催化dNTP加入核苷酸链的3'-OH末端。因而复制之初需要一段DNA引物的3’一OH端为起点,合成5’→3’方向的新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46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