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关系?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关系?,第1张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如下:

1、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新文化运动的范围局限于部分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但它启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对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正是如此,五四运动才能够成为一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科学”。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受到革命胜利的鼓舞,开始学习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使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由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五四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生质变。 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被称为前期新文化运动,它提倡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和达尔的进化论。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虽然继续高速“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但已经以马克思思想为指导,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主张以革命的行动,彻底打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因此,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到来,是五四运动的前奏。

五四运动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41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