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五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第1张

古代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市长、市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各部委下辖司局办主任、司长等

1.准确点讲,清朝时期的“正五品”,应该相当于现今的“正厅级减”。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充分吸取并借鉴了前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将各项制度予以绝对完善和发展,逐渐成为封建专制制度的集大成者。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清朝时期的官职体系“官分九品,各系正从,级十有八,不及九品曰未入流”。除了明确的等级和尊卑观念外,清朝统治阶层还特别注重对大臣的权力分化、相互监督和制约,有效防止了权臣篡位,更直接有效的促成了中央集权。

2.“郎中”,隶属“中央官职”,于六部中仅次于“尚书”和“侍郎”的官职。清朝时期的“郎中”,大致类似于现今部委某司司长,行政级别为司局级,在地方上就是厅局级,也就是上述“知府”的行政级别——正厅级。“正五品”似乎也属正厅级行列,但“郎中”这个官职随着清朝皇权集中的逐步发展,其所对应的品级也是经过了反复变化而最终确定的。根据《清史稿·职官志一》的记载,“郎中”的最初品级为“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为“五品”,又改为“四品”;康熙六年再次升为“三品”,直到康熙九年才最终确定为“正五品”。

3.随着清朝皇权集中的逐步发展,内阁逐渐形同虚设,六部的实权也在逐步压缩,分掌各司具体事务的“郎中”自然也被逐渐收权,并逐渐发展成为“仅承上宪意,不可妄断妄判”的执行派官员。而执掌一府行政大权的正厅级领导——“知府”,因为统治地方的实际需要,手中权势却在逐渐增加。所以,“知府”的品级一直未变,而“郎中”的品级却逐渐固定为“正五品”,也就是低于正厅级的级别。

五品官大约是现在的“副局级,正局级,副司级,正司级,副部级,副厅级,正厅级,副省级,副师级,正师级,副军级”之间的官。

正五品是中国古代官位的一个级别,属于中级官员,一般是州级官员(例如清朝的直隶州知州就属于正五品)。正五品其上是从四品,其下是从五品,但唐朝的正五品是分上下及从五品上下。

扩展资料:

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统知府。

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具有实际行政职能,另一类则代表官僚的品位高下。秦汉以降,历代品位性等级的形态、来源;

品位性官职的数量、类别纷繁复杂并且因时而异,其每一细微变化都可以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解析其中的原因可以显示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些重要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14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