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险故事有哪些

历险故事有哪些,第1张

 2.1 (一)魏格纳的故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1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2.2 (二)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出身于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他俩于13世纪60年代因经商到了中国。1271年,两人再度出访,并带年轻的马可一起前往。他们到了中国,进宫觐见蒙古族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他们在中国逗留了24年,经商发了大财。马可·波罗赢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受派遣远行中国各地,并到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等地。

附:马可·波罗的故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一集):魔币被窃

故事发生在七百多年前,意大利航海家马可·波罗即将卸任回国,中国古城香都国王忽必烈汗召见宰相福林,命他去宝库取一枚魔力金币,准备赠予马可,不料早有叛意的福林窃走了那枚金币,逃之夭夭。忽必烈汗遂将胸前的另一枚金币一掰为二,将半枚交给马可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二集):家族秘密

若干年后的一个夜晚,爷爷发现东方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便决意将家族的秘密告诉年轻的马可,交给他珍藏的半枚金币,嘱咐他准备远航去中国香都,探索那半枚魔力金币的奥秘。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三集):叛臣逼婚

福林篡夺了香都的王位,狂喜不已。他滥施淫威,逼迫荷花公主与他成婚,这样他才能成为合法的君王。然而公主坚贞不屈。她仰望星空,盼望救星的到来。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四集):海上风暴

福林恼羞成怒将荷花公主关进了塔楼。又借助火神的威力在海上掀起了狂风巨浪,把马可的帆船沉入海底。海鸥瑞杰愤怒呵斥:“你以大欺小算什么本事!”

马可·波罗历险记(第五集):身陷海盗

爷爷的嘱咐唤醒了马可,他顽强地与海浪搏斗,被一艘大船救起。不料这是一艘被海盗侵占的战舰,马可在船上沦为苦力,而海盗船长垂涎的却是马可脖子上挂着的半枚金币。

2.3 (三)麦哲伦的故事

死亡剥夺了麦哲伦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探险家的荣誉。1519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领探险队寻找到通往东印度群岛的香料群岛这一西行路线,西行横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风平浪静,但后来情形开始恶化。船队中有一艘船遇风暴失事。接着几名船长密谋反对他。有一艘船调头返航。麦哲伦将谋反者中的一名处死,将两名弃留在荒凉的海滩上后,又扬帆启航。当船队抵达马里亚纳群岛时,当地居民向他们发起了攻击。在一次与菲律宾麦克坦岛上部落的交战中,麦哲伦阵亡。

2.4 (四)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于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港,14岁时就到海上生活。他通过对地图和书本的学习和研究后确信,向西横越大西洋航行能到达亚洲。

2.5 (五)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的“弗拉姆号”船离开挪威,前往南极。1911年10月20 日,他赶在他的英国竞争对手斯科特海军上校前,从罗斯冰架东端的基地出发,于1911年12月14日抵达南极。

2.6 (六)南森的探险故事

弗里德持乔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北极探险家、动物学家和政治家。他由于1888年跋涉格陵兰冰盖和1893-1896年乘“弗雷姆”号横跨北冰洋的航行而在科学界出名。南森还因为从西伯利亚、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遣返50万名战俘的工作和直接援救俄国遭受饥饿的人民(1921-1923)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金(1921-1922)。 南森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于1861年10月10日出生在挪威奥斯陆(克里斯蒂安尼亚)附近的一个富有家庭里。1880年南森进入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攻读动物学。1882年,他乘船到格棱兰水域去作调查研究。这次海上调查激起了他对研究北冰洋的强烈爱好。返回挪威之后,他成为卑尔根博物馆负责动物学采集的管理人员。1888年他从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87年,南森提出用雪橇进行横跨格棱兰冰盖的考察规划。但是挪威政府拒绝提供资金。后来他从一个丹麦人那里获得了财政支援,于是便开始执行他的计划。1888年5月,南森在5个同伴的伴随下离开挪威。由于冰的状况考察组在靠岸之后退到了相当大的困难。8月16日他们开始由东向西艰苦地行进。10月上旬,南森到达格棱兰西海岸上的戈德撤泊村。但是因为最后的一班轮船已经启航,所以他们不得不在那里过冬。而那个冬天却给了南森研究爱斯基摩人的一个机会。最后他写成一本名叫《爱斯基摩生活》的书并于1891年出版。 格棱兰考察成功之后,使南森为他下一次探险--利用浮冰群漂浮横跨北冰洋所进行的筹款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大为减少。南森利用那些大部分是私人捐助的资金建造了一艘船。并给该船取名为“弗雷姆”。这艘船的最大特色是其外壳呈圆形。这样可以使船易于挤进大冰群并拱在其上面。1893年6月24日,南森带着12个同伴启程向北冰洋进发。9月22日,“弗雷姆”号到达切柳斯金角东北方向的北纬78°50′,东经133°31′的冰区。在漂浮过程中,南森通过计算发现这条路不能使该船跨过北极。因此,在1895年春天南森带着一个同伴离船乘雪橇向北极前进。冰况使行进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他们于4月8日返回到离那里1126.5公里远的弗朗兹-约瑟夫-兰德。根据记录,他们曾到达过北纬86°14′的地方。在南森回到挪威8天之后,“弗雷姆”号也返回挪威。南森回到挪威以后,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任动物学教授。但是,他的兴趣却转向物理海洋学。后来,在1908年他转为海洋学教授。从1896年至1917年,南森致力于科学研究。他参与了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的创建工作,并参加了“迈克尔·萨斯”号到挪威海的调查(1900)、“弗里德持乔夫”号穿过北大西洋中部的调查(1910)、“维斯列莫伊”号到斯匹次卑尔根海区的调查(1912)和“阿尔马乌尔·汉森”号到亚速尔群岛及B.赫兰德-汉森区的调查(1914)。在1893年(此处原文为1939年,显然有误。据分析可能是1893年。--译注),南森还曾通过巴伦支海和喀拉海到达叶尼塞河,后来经西伯利亚返回。上述这些调查研究的成果,最后出版了许多文献。其中很多出版物上都有南森亲自作的图解说明。另外,南森还在海洋学仪器的设计,风生洋流的解释和北方水域水层形成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了贡献。

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4篇

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1

汤姆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经常干"坏事",调皮捣蛋,但是也非常聪明,还有一个爱他的波莉姨妈,住在一个美丽的小镇里,快乐地生活。

有一次,汤姆因为犯了错误而被罚去刷墙,虽然看起来是在刷墙,但是在想着怎么让别人帮自己去刷墙,他装作很享受的样子刷着墙,让别人看了也想刷,可汤姆得寸进尺,还得让再给他礼物才能让别人刷。这样,汤姆不仅不用刷墙,还得到了礼物。

汤姆还和两个孩子计划去荒岛上冒险,他们坐着小船,带上了自己家里的各种粮食就出发了,去那里以后遇见很多困难,但是他们不仅没有死还挖了海龟蛋吃,生活的很好。村里人都以为他们死了,还为他们举行了丧礼,就在举行丧礼的时候,淘气的他们突然出现了,吓到了所以人。

汤姆在上学的小路上遇见了一个叫贝奇的女生,她特别漂亮,汤姆对她一见钟情。到了学校,贝奇看见汤姆被罚站,坐到了自己的同位,这些其实全是汤姆故意的,他给贝奇苹果吃,贝奇也很开心。

一天,他和小伙伴去坟墓探险,看见了杀人现场,可把他吓坏了,慌忙跑了出去后来,有人因为这件被冤枉了,汤姆勇敢的站了出来,为他辩解,才让被冤枉的人得到清白,之前的凶手还找到了宝藏,被汤姆看见了,汤姆和他的朋友平分了宝藏,从此所有人对汤姆刮目相看。

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2

汤姆,不是个好孩子,我,也不是个好孩子,他是老师中的坏孩子,却是孩子眼里的向往。他成绩不好,他调皮捣蛋,他是问题少年,没错,他只是一个少年,但关键时刻他却能挺身而出,指证杀人犯,救无辜的被冤枉的人波特于刑场上。他是我们童年正义的伙伴,他身上还带着儿童的活泼和稚气,他每天调皮捣蛋,总能构想出各种恶作剧,却又能想出各种方法躲避惩罚。用一句我们父母经常骂我们的话说他就是:“如果你像你现在玩一样学习,怎么可能学不会?”但他就是不学,他是我们在小说中的映射,是我们的影子。无论是大人,小孩,都能在他的身找到自己童年的身影。

他,敢爱敢恨,对贝基一见钟情时,就敢于对其表白,小小年纪,就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参加过自己的葬礼。他经历的,都是我们想过的,梦过的,就是没做过的,我们的遗憾,心中那片空白,被他给填满了。

在外出野炊的时候,他和贝基迷路,困于山洞之中,他也很害怕,他也很虚弱,他也很无助,但他的身边还有一位,一位弱者,更弱的。相比之下,他要显得镇静,准确来说,他不能表现出慌张,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他还是在不断的鼓励着贝基。雪上加霜的是他在山洞里发现了正在逃跑的杀人犯印第安·乔。所幸的是,乔并没有发现他们,这都要庆幸于汤姆在逆境中的冷静。贝基已经开始说胡话了,汤姆还是没有放弃寻找出口,这无异于英雄救美的情景,却又有着许丝差别。

这不是西方人喜欢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结局是大圆满的。这有着作者赋予的主角光环,但我们也不能质疑汤姆的机智勇敢。

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3

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汤姆那向往自由的内心深深感染了我。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它总是能让我忘记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疲劳,让我回想起那段天真烂漫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做汤姆索亚,他是一个聪明顽皮,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向往英雄业绩的孩子。对家庭中死板严格的生活和学校枯燥乏味的功课,他感到厌烦透了,于是便离家出走,和他的小伙伴哈克贝利芬一道去冒险,一心要做个统率强盗的首领。在这本书中,汤姆的活泼好动充分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无比向往。

汤姆虽然不是一个大人心中的好孩子,但是他的行为总是让人捧腹大笑,顽皮归顽皮,我们却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心中充满善良、富有正义感的孩子。肢体语言的缺陷,并不能掩盖住他内心的优点,他曾说他自己是一个被人抛弃的,没有朋友的孩子,谁也不爱他。那些人发觉自己做错时,也很懊悔,他本想好好做人,努力向上,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可没人理会。我非常欣赏他对外面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且大胆尝试,机智勇敢,向往自由,向往未来,这不得不让人赞叹。

我在脑中细细品味这部无声电影,不知天高地厚的汤姆,心疼他的姨妈和锡德、玛丽,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我想到了许多。汤姆几乎是我们所有孩子的偶像,我们都爱自由,并且渴望自由,面对父母的束缚,只能无奈。到了五年级,我整天埋头苦学中,扎在题海战术中。放学后,学校篮球队的我便集中运动场,一训练就是两小时,晚上回到家时已是将近19点,此时同学们都在家里吃了饭,而我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踏上回家的路,抬头都看不见夕阳落山,有时还会看见那月儿跟着我走。回到家,吃上两口饭,顾不上洗个热水澡,就被父母催着出发——上晚辅班去。周末,我是在培训班里度过,奥数班,作文班,英语班,这从四年级一至到现在,在这两年里,我已习惯了没有动画片的'日子,没有亲子活动日的日子,为的是能在小升初中能考上某所民办的公办班,为了这场考试,我放弃了游戏,放弃了自由。

爸爸、妈妈还有校长、老师,你们倾听过我们的心声吗?你们知道作为一个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我们需要自由,因为自由会给我们空间以及动力。相对来说,让我们整天不是在家,就是在学校,每天虽然是吃好的穿好的,但是这样的生活,早已麻痹了我们的心灵,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汤姆的生活。看来,像汤姆那样自由的日子只能羡慕而已!

广大的父母们,还孩子自由,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不要只一味的“锁”住孩子,让我们有自己的空间,在活动,在游戏中长见识吧!

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4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故事梗概如下

…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十分疼他的包莉姨妈家里。他活泼好动,还有着许多精灵鬼点子,而且不爱学习,总喜欢逃了学去钓鱼、和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去闲逛、玩“海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等等。他甚至喜欢上了名叫蓓琪·撒切尔的女孩,并想尽办法来“追求”她。

…一日半夜,汤姆和哈克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的罗宾逊大夫、印第安人乔和酒鬼波特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乔把大夫杀了,并把杀人罪赖到了被打晕的波特身上。当时吓得够呛的汤姆和哈克发誓,要对此事严守秘密。但汤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陷于不安之中。

…后来,汤姆由于蓓琪和他怄气而与好友乔·哈泼一起离家出走,和哈克一起坐筏子到一个小岛上去当“海盗”.镇上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去向,以为他们在河里淹死了。在为他们举行葬礼的那天,他们三人却“奇迹般地”出现了。汤姆成了学校里的英雄。蓓琪也在不久之后与他重归于好……

…不久后,法院终于要审理那场凶杀案--大家都以为凶手是波特时,汤姆克服恐惧,告发了印第安人乔,但乔却当场逃走了。汤姆陷入了极度不安之中

…后来,汤姆和哈克去一个鬼屋“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的时候,发现乔装的印第安人乔和一个同伙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财宝,并且偷听到有一个“二号”--另一个藏宝藏的地方。他们决定找到“二号”.

…几天后,蓓琪、汤姆和一些其他朋友去“野餐会”,他们来到了麦克杜格尔洞--一个迷宫般的岩洞里玩。汤姆和蓓琪光顾着玩耍,脱离了大伙儿,迷路了。他们在洞里历尽波折,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不断袭击着无助的他们。过了好几天,他们也没找到出路。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印第安人乔……

…镇上的人们都以为他们死在洞中了,包莉姨妈和撒切尔一家都悲痛极了。直到一天半夜--镇上突然喧闹起来--汤姆和蓓琪被找到了!原来,汤姆牵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最后找到了一个出口。最后被几个好心人送了回来。

…由于这件事,洞口被封了。汤姆知道后,便把印第安人乔在洞里的事告诉了蓓琪的爸爸撒切尔法官。法官便带人去查看,洞门被打开了,但印第安人乔早就饿死了。

…后来,汤姆经过分析,判定宝藏已经被印第安人乔藏到岩洞中了。于是他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关于“二号”的描述,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一万两千余元!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翁。

…从此以后,汤姆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不仅走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他们俩的小传还登在了镇报上……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儿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小说。马克·吐温写作时取材于自己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觉十分真实有趣,孩子们或许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们也能在书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时的味道。所以,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

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小熊维尼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外国青少年畅销书系列:穿越时空历险记》、《数学王国历险记》等。

1、《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2、《小熊维尼历险记》

《小熊维尼历险记》是2010年21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米尔恩,张波虹译。

维尼有点淘气,有点嘴馋,喜欢吃蜂蜜;纯真可爱、勇敢善良、对人友爱、乐于助人;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贴心朋友,是迪斯尼人气最旺的小熊。

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5年。

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读者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再次被主人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两个人历经种种奇遇。

4、《外国青少年畅销书系列:穿越时空历险记》

《外国青少年畅销书系列:穿越时空历险记》是2011年7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H.M.恩岑斯伯格。

《穿越时空历险记》内容简介:罗伯特的眼睛总是有点发痒,可医生却检查不出任何毛病,眼睛到底怎么了?一天,他独自一人坐在厨房里,不经意间揉了揉眼睛,突然感到自己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地点、陌生的时代,他以这种方式一共七次进入过去的时光,感受了七次完全不同的冒险经历。

历史课常常是枯燥的,引不起孩子们的兴趣。作者独具匠心,通过主人公不同寻常的穿越时空的冒险故事,形象生动地向青少年讲述这个年龄段应该知道的历史事件,使同学们在轻轻松松阅读小说时学到了历史知识。

5、《数学王国历险记》

《数学王国历险记》是由李毓佩编写,湖北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本书属于数学故事系列,用小故事让数学变得不枯燥。

作者李毓佩曾两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0年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称号。1977年开始从事数学科普创作,20多年来,出版各类科普作品100余部,约1000万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10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