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社会监督

名词解释社会监督,第1张

社会监督名词解释如下: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以法律和社会及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一切行为进行监督,主要有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两种社会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不具有国家权力的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公民个人和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直接体现。

这种监督的特点是非国家权力性和法律强制性,监督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民主化水平和有关人员的法律意识、民主观念、道德水平以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社会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

监督的介绍:

行为监管概念最早于二十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当时,美国国家保险协会在其发布的市场行为检查手册第一版中正式提到了“市场行为监管”概念。之后英国经济学家泰勒提出“双峰”理论,认为监管应着重于两大目标:确保系统稳定(指审慎监管)和保障消费者权益(指行为监管)。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监管当局开始对原有的监管体系进行反思,开始高度重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危机之前的金融监管强调的是机构导向的监管,危机后提出目标导向的监管。其中英国改革力度最大,2012年,英国金融监管局拆分为两个机构:审慎监管局(PRA),负责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的监管,和行为监管局(FCA)。

优点:社会监督是指一些公民或者诸如媒体、网络等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一种监督,具有广泛性监督性的特性,扩大了公众参与社会监管的范围,方便了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情况,它更是着实的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使政府能够为人民更好地服务。缺点:但是这种监督并没有法律效力。监督途径有公众监督、 网络监督、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往往会产生不规范、滥用的现象导致公民权利被侵犯这一点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人肉搜索。社会监督是指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时经过法定的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

社会监督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它是一种政治权力

②它是一种法律制度

③它是一种社会责任

④它是一种民主意识。

社会监督的主体及其形式:

①社会舆论。以言论和出版自由为基础,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形式

②公民批评。在实际过程中,公民可以采用上书、走访、行政诉讼、借助新闻舆论等形式。

社会监督,一是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当向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资料以及有关情况。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二是指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的一种没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1)公众监督

公众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不断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方便社会公众了解情况、参与监督;引导加强内部监督,保障职工群众的监督权,鼓励职工群众监督举报各类隐患;注重推广有关地区和单位加强监督工作的经验做法,提高监督实效。

(2)社会团体监督

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沟通与协调,依法维护和落实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完善措施,加强管理,切实保障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3)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一社会主体贯彻法律为目的对其它主体行为所进行的干预”。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对权力监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监督权力主体的角度,可分为国家权力监督和人民民主权力监督。

(4)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建立完善舆论监督反馈机制。对新闻媒体有关的批评性报道,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在报道后的2周内,将整改结果或查处进展情况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反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05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