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第1张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所以,提问这一教学环节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 选择好要提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

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会造成抓不住课堂教学主要任务,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达不到教学效果。

其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难易控制在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程度。

再次,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最后,还要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和思考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存。

二、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

课中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时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之间产生矛盾,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利于触发学生的思维共鸣,听课精力比较集中。

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

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例如,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不点名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也可以先提一问题,然后随之提供一些材料以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启示,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 提问应注意提问的对象

提问还要注意提问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提问中,教师还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对于学习较薄弱者,多提一些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其学习动力。

对一般难度的问题可以先让学习不太理想的同学先回答,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补充,以便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防止只提问好成绩的学生,这样会打击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

通过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提问不同的问题,使所提的问题能起到设计提问的目的,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提问中若出现被提问的学生“卡壳”的情况,教师不能斥责学生,要采取各种措施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比如发动其他学生一起来分析此一问题,或者及时改变提问的方法,将此一问题重新设计一下然后再提问等。这样,可以防止课堂教学在提问这一环节上“卡壳”,不能正常进行下去。

总结

总之,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这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师生双方的互动,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进行个人表演。

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习惯,摸清学生的学习心理,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有关课堂提问的技巧是什么呢?下面我收集了一些有关课堂提问的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堂提问技巧篇一

一、课堂提问要适中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答不上来,最后只有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对所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课堂就失去了以学生主体的作用。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那么,如何注意课堂提问难度适中的问题呢?有位教育家说的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提问要精当,以一当十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原则中明确提出了课堂提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地针对性。出发点就是每节课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要明确"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问题是现在上课的大多数教师对教学要求了然于心,而学生却心中无数。这无疑对学生回答课堂提问设置了一道障碍。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识和结构。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宜少不宜多,重点目标不放过,次要目标可灵活,设计问题一方面要紧靠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教师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计划。教师不应该离开教学的目的,节外生枝提出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把教材的内容搞得支离破碎,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学内容风马不相及的难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所以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精挑严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课堂提问技巧篇二

课堂教学提问设计方面的得与失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用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课堂练习、分析归纳等活动中都可用到提问。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好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独立探究、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送信息,并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所以说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下面就提问出现的问题总结归纳如下:

一、所提问题太复杂

由于课堂提问都是口头的,所以问题如果太复杂,学生就难以听清记清,更无法准确回答,这种提问就是无效的。所以教师提问时,每个问题应该集中于一点,使用尽量少的字眼来表述。

二、所提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

教师提问时应该先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有意义,不要无疑而问。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沉甸甸的思考价值,要有启发性,能问而生思,发展学生思维。

三、不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

问题是支持教学过程的工具。提问时应当明确自己在教什么内容,是问识记、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封闭性问题,还是问分析、综合、评价层次的开放性问题,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漫无目的、信口开河式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大忌。在教《牡丹的拒绝》一文时,用多媒体放映牡丹花的图片,然后指着屏幕问:“这是什么?”

生:花。

师:什么花?

生:牡丹花。

师:花怎么样?

生:好看。

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很明显,这里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其实可以直接问:这些美丽的牡丹花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前面的提问都是无效的,浪费了很多时间。

四、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在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本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自己回答了。有时候,学生开始回答了,教师却抢答。比如一位教师教《我与地坛》:

师:大家看看这一段语言怎样,有没有华丽的词藻?

生:没有。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对母亲的深情如果用华丽的语言写,效果好不好?

师:肯定不好。因为那样会使感情显得虚伪、肤浅、矫揉造作,抒情效果适得其反。最真的感情可以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无须画蛇添足。

姑且不论教师讲得是否完全有道理,就他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来说,这节课是很不科学的。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就会麻木,教师就只好演独角戏。

所以,提问后,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把握十分重要。

五、追求标准答案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是教师思维的局限,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执着于“标准答案”。在提问时也是如此,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习惯于用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回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导向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严格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的一词一句都要跟标准答案相一致。

六、没有思考时间

教师在课前都备好了教案,要完成一定的教学进度。有的教师为了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在提出问题后希望学生能够马上作答,要求学生就像一休哥一样——手指在脑门上一点,就能回答问题了。当学生们凝神思考,没有小手如林的时候,教师就急不可耐地“点拨引导”了。

课堂提问技巧篇三

(一)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 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 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 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 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四) 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提问应面向全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只让尖子生答问,时间久了,未被提问的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样实际上是让多数学生机械地接受(有时甚至是不接受)他人现成的思维成果,与教师的满堂灌无实质性差异,是有悖于启发性原则的。因为启发性教学并不能只看形式上的有问有答,更要看它的实效,即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抓住点又顾及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同学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差的学生发言,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呢?

首先,可以在问题的难易程度上做文章,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不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堂能积极思考,而且给他们指出攀登的途径,激励了他们攀登的勇气。如教《变色龙》一课,可设计四个台阶式问题:

⑴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善变)

⑵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变得快,变得愚蠢可笑,逻辑荒谬)

⑶他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半数学生能答:见风使舵 趋炎附势 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

⑷什么因素左右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少数基础好的学生答出:左右他一变再变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教师再适当点拨,便可使学生明白,作者塑造这个形象,讽刺的锋芒不是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是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

其次,可以变换训练的方式。不能总是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可指答,学生可齐答,可轮流答,重复答,跳答,采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目的都是让全体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以培养和训练其思维能力。

第三,教师还应做好提问中的评价工作。提问中的评价,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的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然后要评价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规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要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还有的教师在评议时常常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并爱与其他学生作比较性评价,这就有可能给提问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应做到:①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

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会说想着说,不会说抢着说的现象,也许一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应怒形于色,而应循循善诱。②鼓励求异。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的等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③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站起来说不会,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有时是对题意没有正确领会,有时是由于紧张而无从说起,有时是虽基本掌握但还不够满意,因而不敢回答等等。这时,教师不应马上叫学生坐下,可以再复述一遍问题,鼓励作答也可以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添加辅助性的问题引导作答。作为一位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请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请他复述一遍。这种评价的做法对转变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704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2
下一篇 2023-0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