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纵深感?

什么是纵深感?,第1张

所谓纵深感,就是在一幅画面中,你能感到强烈的远近对比;

景深跟纵深感不是一个概念,在拍摄对焦时,焦点平面的景物是清晰的,但并不是只处于焦点的景物清晰,在它的前后都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提到“纵深感”这三个字,请刚刚学习摄影的朋友一定不要和“景深”这个基本概念搞混,它们俩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打造照片纵深感的方法。

打造照片纵深感的方法一,擅用引导线

在最近我分享的文章中,感觉提到最多的名词就是“引导线”,因为它在摄影构图中实在是重要。原因很多,比如它很容易被发现,火车的轨道,草地上的石阶,树林里的小路,山中的小溪等等都可以成为天然的引导线。另外它组织画面的能力很强,应用它可以轻松连接画面两点,可以轻松引导观众视线从前景到背景。

利用引导线创造纵深感有一个技巧就是可以让这条线起始于前景位置,最终会聚到远处的背景物体上。如下面这张照片,很多不同的线会聚到一点,棚顶的线,地上的线,甚至墙上的线都会聚到远处的红色火车上。

当然引导线不一定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如下面这张,而且利用好无终点的曲线引导还可以增加画面神秘感。

   打造照片纵深感的方法二, 增加前景兴趣点

如果一个场景中没有引导线,特别是风光摄影中,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增加照片的纵深感,就是添加一个兴趣点到前景位置。如下面这张照片,要是单单拍摄海景耐免会感觉乏味,拍摄时加入了前景的人顿觉画面活了起来,而且透视感也显现出来。

下面这张在沙滩拍摄的照片,关键在于有前景的花瓶,添加兴趣点除了可以加深前景背景之间距离感,还会引导受众更加关注画面细节,利用构图引导受众看到画面更多内容是相当重要的。

打造照片纵深感的方法三,尝试低角度拍摄

在实际场景中,特别是街景,我们未必可以百分百找到合适的前景兴趣点,所以可以尝试把相机放低使得透视感被放大。比如下面这张图,选择平视时火车道虽然也可以会聚到远处,但是当更低角度拍摄时,给我们的感觉是会聚速度更快了,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如果你要拍摄的主体时垂直站立的,也十分推荐用低角度拍摄,因为这不仅可以拍出纵深感,也能利用透视效果把主体显的“高大威猛”。

打造照片纵深感的方法四,寻找“框中框”

在以前一篇谈街头摄影构图的文章中提到过“框中框”构图法,它不仅能够引导观众视线,同时能很好的营造画面纵深感。我们生活周围存在的“框架结构”非常多,比如常见的门洞,拱桥,还有自然风光中天然形成的各式框架,有些“框架”十分明显,有些则需要细心观察发现,有些甚至需要我们在构图中“创造”出来。下面看几张作品说明一下。

打造照片纵深感的方法五,巧用重叠与层次

有很多朋友在拍照时不习惯拍重叠的物体,我自己也是这样,画面中物体重叠很容易造成杂乱感。但是有时候利用重叠不但不会破坏构图,反而能创造出纵深感。如下面这张作品,相似物体的重叠产生了韵律与节奏。

1、所谓纵深感,是根据透视原理在画面中表现出的空间深度,它给人以深远的感觉。通俗说也就是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2、相机纵深感,是指该相机能拍出具有纵深感的画面;

3、相机拍出具备纵深感的画面,需要同时具备较大面积传感器的相机和较大光圈的镜头两项硬件,其中镜头更为关键,中长焦的大光圈镜头效果最佳,比如被称为”空气切割机“定焦180mmF2.8的镜头等等,普通的狗头较难拍摄出纵深感。

4、画面的空间、远近、层次的感觉,还可以利用色彩的强弱、大小、透视等各种关系来达到这种感觉,这是拍摄具备纵深感画面的技术要求或者叫软件要求,这需要通过学习摄影知识获得。

楼主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628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