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蟋蟀的特点和生活特征是什么?

《昆虫记》蟋蟀的特点和生活特征是什么?,第1张

《昆虫记》中蟋蟀的特点和生活特征描写

1、蟋蟀特点: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

2、蟋蟀的生活习性:蟋蟀的洞穴一般都挖在朝阳的斜坡上的草丛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洞穴外面的雨水可以迅速从斜坡流掉而不致直接灌进洞穴里去。洞穴的通道约一个手指头宽,整个深度至多有九寸。 它的走向有时曲折有时笔直,尽量与地势的变化相适应。

《昆虫记》赏析

在该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同时,该书的问世又被看作是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中蟋蟀的特点:

蟋蟀的特点: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

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

蟋蟀的生活特征:

1、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

2、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达11%~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1、蝈蝈儿发声的时候,两只翅膀就又开又合,翅膀一振动就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像一个歌唱

家。

2、当四周像睡着一样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唱起歌来。

3、当四周很静的时候,蟋蟀就旁若无人地唱起歌来。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扯开嗓子鸣叫。

5、当孤单与寂寞降临时,蟋蟀便唱起了伤感的歌谣。

6、蟋蟀在平台上唱着舒缓的歌。

7、蟋蟀在欢快的鸣叫!

8、蟋蟀在洞前轻快的唱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96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