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养蚕??

怎样正确养蚕??,第1张

1、桑叶要合理采、运、贮。尽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叶,随采随运,松装快运。采回的桑叶抖松后放入贮桑池或贮桑室内,合理贮藏,防止风吹或堆积发热变质,造成桑叶浪费。

2、防止桑叶萎凋。稚蚕期采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盖育,以利保温保湿,使桑叶保持新鲜。大蚕期喂蚕后适当关闭门窗,待蚕食去桑叶70%左右,再开门窗通气,能有效地防止桑叶萎凋。

3、确保蚕室温度。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5℃,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

4、推广少回育、条桑育。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5%左右。

扩展资料:

夏秋养蚕应注意

一、防农药中毒。养蚕季节不要在蚕室以及桑田附近的农田喷洒杀虫双等有机农药,其气味作用会导致蚕儿中毒;喂蚕桑叶要经过试喂确认无毒后,才能采叶喂蚕。

二、蚕室内禁用蚊香或灭蚊、灭虫剂。在邻近蚕室的住房内使用,也要关闭蚕室门窗,以防蚕儿中毒。

三、蚕室要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蝇类入蚕室内危害蚕儿,并添加“灭蚕蝇”乳剂或喷蚕体,以杀灭蝇蛆。

如何养蚕?

养蚕的具体操作流程,个人认为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养蚕前的准备阶段、小蚕期、大蚕期和上蔟及后期管理,各时期具体操作如下。

一、养蚕前准备阶段

1、要有合适的桑园。按照目前的养蚕模式,养蚕是需要有充足的桑叶的,如果没有桑叶,那就没办法把蚕养好,因此开始养蚕前,要先把桑叶的来源落实好,自家种植桑树时,要注意地块的选择,尽量让桑园连片,这样对于蚕病的预防是有很大帮助的。

2、要有专门养蚕的蚕房。蚕房可以说是养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就跟桑叶一样,如果没有合适的蚕房,蚕就没有栖息的场所。但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来做蚕房,既要考虑采光问题,又要考虑通风保温,蚕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左右,高于28℃或者低于20℃都不利于蚕的正常生长。

3、要有蚕具、蔟具、蚕药等。实际养蚕时,需要不少辅助的东西,像蚕座、蚕架是不可或缺的,还有蚕在5龄后期,需要安排上蔟,此时就要用到蔟具,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方格蔟。同时还得有新鲜的生石灰,以及一些必要的蚕药,比如防僵粉、蜕皮激素等等。

4、预订适量的蚕种。通常情况下,蚕种是需要提前预订的,它不像其他的商品可以随时买到,如果没有提前预订,是没有蚕种的。预订蚕种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比如桑叶数量、劳动力、蚕具等,做到量力而行,特别是不能超出桑叶的供应量,桑叶只够养3张纸的蚕种时,预订蚕种就不能超过这个量。

二、小蚕期

1、蚕种催青、适时收蚁。领到蚕种后,要在蚕房中进行催青处理,这样有利于蚕的整齐度,通常选择上午8点至10点,如果蚕房中温度不够时,要想办法进行升温。当蚕种孵出差不多时,要进行收蚁,收蚁时尽可能一次完成,这样不容易出现大小蚕。

2、做好小蚕期管理。小蚕期是指蚕从1龄长到3龄,这个期间蚕的个头会逐渐长大,桑叶的进食量也逐渐增多,在喂食桑叶时,需要注意桑叶的新鲜度和成熟度,蚕龄越小时,就得喂越嫩的桑叶。同时,要控制好养蚕密度,要多次进行扩座,卫生消毒工作也不能马虎,目前比较倾向于小蚕共育,但这得看实际情况,具备条件的自然是好。

三、大蚕期

1、及时进行除沙、扩座。大蚕期是指蚕在4龄和5龄阶段,该阶段是蚕长的最快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蚕体变大了,此时要注意扩座。一般情况下,扩座是跟除沙一起操作的,养蚕除沙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要把蚕粪、蚕尿、剩余的桑叶等清理干净,给蚕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蚕病出现的概率。

2、加大桑叶喂食量。大蚕期桑叶的进食量基本上占据整个蚕期使用量的80%以上,小蚕期需要的桑叶相对较少,此时喂食桑叶就不能按照原来的方式,需要使用老一点的桑叶,靠近枝头的嫩叶就不要采摘,当然要确保桑叶是干净、安全的,含有虫卵、泥沙等异常情况的桑叶不宜使用。

3、控制好蚕房温湿度,避免诱发蚕病。在大蚕期是很容易出现蚕病的,有的可能是前期潜伏了某种病毒,只是在大蚕期表现出来了,有的则是大蚕期诱发出来的,养蚕一旦发病,蚕茧的品质和产量都会有较大的影响。而容易对蚕病有影响的是蚕房内的温湿度,高温高湿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脓蚕、僵蚕等。

四、上蔟及后期管理

1、把握上蔟时机。蚕进入5龄后期,养殖户就得观察熟蚕情况,当发现有10%左右的蚕成熟后,就可以使用蜕皮激素,按照比例兑水喷洒在桑叶上,要不了几个小时,蚕就会开始寻找吐丝作茧的地方。上蔟时机的把握非常关键,过早了影响蚕茧产量,过吃了容易出现柴印茧、双宫茧等。

2、选择合适的蔟具,轻拿轻放。蚕达到上蔟条件时,就需要及时放置蔟具,以便熟蚕吐丝作茧,蔟具的种类比较多,但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方格蔟。同时在放置蔟具前,要进行消毒,一般是清洗干净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把蔟具放在蚕座里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能伤害到蚕体,发现有游离蚕时,要及时挑拣出来。

3、择机摘蚕茧,做好蚕房、蔟具等清扫消毒。蚕上蔟结束后,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得开始摘蚕茧了,摘蚕茧时也有一定的技巧,需要等里面化蛹后才能摘,一般先捏以下蚕茧,有一定的硬度,再剪开看下蚕是否成蚕蛹了。蚕茧摘完后,要及时清扫蚕房、蔟具等,再进行清洗消毒,需要做到里里外外,不留死角,下一季蚕来临之前,还有进行消毒。

养蚕注意事项

(1)做好蚕房、蚕具、蔟具等卫生消毒。养蚕有时可以说是要求比较高的,特别是卫生消毒方面,需要做到面面俱到,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哪个环节消毒工作没有做好,蚕就容易得病,稍微轻的会减产,严重的会面临着绝收。因此各龄蚕期消毒工作都得落实到位,不仅要重视蚕房内部的消毒,而且还得注意蚕房周围,蚕沙、蚕具等不可随意堆放在蚕房周边。

(2)根据不同蚕龄控制好桑叶进食量,做到良桑饱食。科学的饲养方法是按需投放桑叶量,既要让蚕吃饱,又要不浪费桑叶,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不小的考验,需要了解到1-5龄阶段,蚕所需的桑叶量,平时喂食桑叶时可以观察进食情况,发现剩余的桑叶还有不少,说明给的桑叶多了,桑叶喂食后很快吃光了,那么下次可以适当多些。

(3)注意蚕眠期前后的处理。入眠和起眠是蚕的一种特殊发育方式,每经过一眠蚕就大一龄,养殖户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状态是入眠了,因为蚕进入眠期是不进食桑叶的,而且眠期抵抗力下降,如果没有做好防范,容易影响蚕的正常生长。在入眠前和起眠后,桑叶的喂食量要适当减少,同时要注意除沙,挑出个头偏小的蚕和病蚕。

(4)注意蚕病的预防,提倡综合防治。蚕病的预防可以说是整个养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该环节如果没有处理好,诱发了一些蚕病,那么前期的付出就可能得不到回报。当然在蚕病的预防方面,提倡综合防治,因为大部分蚕病一旦表现出相关症状后,往往是进入晚期,药物很难凑效,只有在前期养蚕时重视卫生消毒、控制好蚕房温湿度,才能降低中招蚕病的概率。

蚕的饲养方法:养蚕技术

一 养蚕前的准备:

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二 催青:

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三 收蚁:

感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四 小蚕的饲养:

1、温、湿度调节: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1-2龄适宜温度26-27度,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度,相对湿度85%。

2、小蚕的用叶: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公斤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公斤3龄用自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公斤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

3、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4、眠前处理:(1)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粘附蚕粪,二、三龄蚕有蚕驮蚕现象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5、眠中保护:眠中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对湿度80%见有起蚕时,室内宜湿,保持相对湿度85%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6、眠起饷食:当95%以上的眠蚕已脱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褐色,头部明显变大,幼蚕爬动寻食,这时可饷食,饷食的桑叶应稍偏嫩,给桑量宜偏少。

五 大蚕饲养:

1、饲养方式: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度,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蚕下地:将蚕室清洗干净,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将蚕饷食喂一餐叶后,移至地面饲养。

3、合理给桑: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如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7-15片叶喂养,达到良桑饱食的目的5龄蚕用桑量占总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时期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5龄的第1-2天或第5-7天,给叶量要严格控制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完为宜第3-6天要让蚕充分良桑饱食每次喂叶时进行移蚕扩座,保持蚕头均匀。

4 、搞好蚕座卫生: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风干爽。

5、上簇采茧: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选用3-4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放好,把熟蚕均匀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维持簇中温度24度,湿度85%为宜。一般春蚕上簇后6天,夏秋蚕上簇后4-5天即可采茧出售。

蚕的饲养方法:蚕的脓病如何预防

脓病多发生于春季蚕期的5、6、7月份,秋季蚕期的9、1o月份。进人5月份以后,我区大部分蚕区的气温偏高,细菌活动活跃,加上此时春蚕已丈多连续饲养了2~3批,病原有了一定的积累,如果此时消毒防病 措施 不力,饲养操作不当,剜往往爆发脓病。秋季蚕期脓病的发生除以上因素外,叶质不良也是诱发脓病的重要原因。

脓病的防治要点:

1 合理安排养蚕批次,预留充足捎毒时同。 一年多次养蚕,尤其是多批次不同断地饲养,蚕室蚕具连续使用,每期蚕结束后没有充足的洗刷和消毒时问,给病毒的残留和积累刨造了条件,脓病便有了随时发生的可能。解决办法,一是适当减少养蚕次数,将两个相邻蚕期之间至少留出一周的间隙,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蚕室、蚕具的洗刷消毒,彻底杀灭上期蚕留下的病原。二是不能减少养蚕批次时,可建立小蚕专用蚕房,实行小蚕共育。

2 严格消毒,杀灭病原。消灭病原是防治桑蚕脓病的根本措施。养蚕前,要根据蚕室结构、蚕具种类,做好充分的清洁工作,再选择适当的消毒药剂进行全面消毒。发生过脓病的蚕室,除采取常规的消毒措施外,墙壁、天面再用新鲜的石灰浆涂刷,对预防脓病有较好的效果。养蚕中要对蚕室地面、贮桑窒、走廊及蚕室周围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同时小蚕可选用“小蚕防病一号” ,大蚕可选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养蚕后,对蔟中的死蚕应先拣出投入消毒液(如石灰浆 福尔马林等)中,浸泡过夜后挖坑深埋。蔟具、上蔟室要在采茧后就地清洁消毒,妥善处理好蚕沙,以防病原扩散。

3 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和厢离病、弱小蚕,防止蚕座混育感染。蚕感染病毒后,发育迟缓,不仅养蚕技术处理不便,更重要的是将病传染给健康蚕 因此在生产上凡是发育迟缓的小蚕,都应用分批提青的办法,与健康蚕分开饲养j发现患病个体,必须立即拣出,坚决淘汰,以减少蚕座传染的机会。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蚕座内有病死蚕,应小心拣出,防止尸体流出脓液四处污染,并立即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此外,严格禁止大小蚕同室共育或混育。

4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儿体质。脓病的传染和危害程度,与蚕的体质有关。养蚕过程中,要根据蚕的生理特点,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一是适时扩座,保证每条蚕有3倍体积左右的活动空间,防止蚕头过密。二是良桑饱食,喂给肥培管理好的适熟桑叶,不喂偏老、偏嫩、发热、发酵、泥沙及病虫污染的叶。三是做好脶起处理,使蚕群体发有齐一,以增强蚕的抗病能力。另外还要精心操作,防止蚕体创伤。

5 添食抗菌素,减少细菌对脓病感染的坍同促进作用。添食氯霉素、蚕病清等抗菌素,不仅对细菌病有预防作用,同时也有抑制脓病发生的效果。

6 注意催青保护,防止蚕种被二次污染。蚕种在出库提酸时,已经将附在蚕种表面的病原杀灭。如果发种的环节复杂或催青的环境不良,蚕种极易发生二次污染。解决的办法是蚕种领回

后,用2 福尔马林或0.5 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卵面消毒,消毒后的蚕种放置于干净的蚕室进行催青。

7 饲养抗病力强的品种。不同的蚕品种对脓病的抵抗力不同,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综合考虑选择抗病力、抗逆性强的蚕品种。

8 加强桑目的肥培管理,做好桑园害虫的防治工作。桑园多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对增强蚕的体质,减少蚕病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桑园要适时喷药杀虫,减少害虫的虫口密

度,防止病毒引起的交*感染。

蚕的饲养技巧

1、做好养种催青,适时收蚁

领回蚕种后,要催青保持其适宜温湿度,确保孵化整齐。如蚕户分散,可联户集中催青。将蚕种放在蚕匾上,到收蚁前一天,用另一蚕匾倒捉在该蚕匾之上,遮光,保持室温在25—26℃、湿度80%—85%,空气要流通,收蚁当天清晨5时左右开电灯感光,促使孵化整齐。一般于8-9时收蚁,1-2龄用下垫上盖塑料薄膜全防干育,3龄用上盖下不垫膜的半防干育。这样以保持桑叶较长时间的新鲜,使小蚕吃饱吃好。

2、彻底消毒,预防蚕病

在养蚕前,必须做好蚕室具及周边的清洁消毒,养蚕5-7天再用“消杀精”消毒1次。配制方法:100克消杀精,加水25千克稀释,搅拌溶解后,喷洒或浸渍消毒,每平方米用225毫升,保湿30分钟即可。小蚕要用灭僵灵进行蚕体消毒。其方法是:灭僵灵50克加1千克鲜石灰粉,拌匀后撒在蚕体上,以一薄层为宜。10分钟后撒焦糠或 其它 干燥材料,然后再喂蚕。于收蚁后第一次给桑前及各龄饷食前用1次即可。蚕房要经常撒鲜石灰粉,并坚持洗手后喂蚕,蚕沙要及时搬离蚕室处理。勤观察,发现病蚕,立即拾取,投入石灰缸内。好蚕要用防疫药添食防病。

3、加温排湿

春蚕期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寒潮时,气温常降到15℃左右,这时要升温。若遇连续阴雨,湿度达90%以上,桑叶水分多,要注意排湿。小蚕期(1—3龄)气温26-28℃,湿度80%为宜。大蚕期(4-5龄)温度24-26℃,湿度70%-75%为宜。要尽量满足其要求。

4、桑园合理施肥

施肥,要掌握泥杂肥铺地,农家肥当家,化肥催芽的原则。切勿偏施氮肥。

5、科学采桑,精心养蚕

小蚕单位时间长速快,必须精选良桑,要叶质鲜,适熟偏嫩,黄中带绿,无病虫害。小蚕用叶从上往下采,从顶芽往下数,1龄期4-5片,2龄5-6片,3龄7-8片。大蚕期采叶可由下往上,但要除去老、黄、泥和有病虫害的叶片。若用枝条桑,则要打顶芽后1周再割,促使桑叶成熟一致。喂蚕要按时,饱食就眠,眠中暗而安静,适时饷食,要分批提青,促其眠起成熟整齐。

6、大力推广小蚕共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95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