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第1张

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八大类:

第一,用户思维。

互联网发展思维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用户思维。正如贝索斯所言:“在现实世界,如果你惹顾客不高兴,每个顾客都会告诉六位朋友;在互联网上,如果你惹顾客不高兴,每个顾客都会告诉6000个人。”所以我们应该以“用户为中心”来考虑问题。

用户不会关心产品是什么,只在乎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用户不关心你铺设了哪些渠道,只在乎自己买东西是否便利;

用户也不关心你怎么定价,只在乎能否节约自己的成本;

用户更不关心你怎么宣传,只在意沟通效率和信息有效性。

第二,简约思维。

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缺乏耐心,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捕获自己客户。要遵循以下两个法则:一是聚焦,聚焦集结力量,从而实现了极致。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7年苹果已经接近企业破产,乔布斯回归,砍掉了70%产品线,重点研究开发4款产品,使得苹果在中国市场扭亏为盈,起死回生。第二个是简约。在产品设计上,做减法。外观要简洁,内在的操作系统流程要简化。谷歌的页面非常清爽,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广告,客户瞬间就可以打开页面,无需等待,苹果的外观,特斯拉汽车的外观,都是这样的设计。

第三,极致思维。

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能够做到极致,超越用户心理预期。创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尖叫,意味着产品必须做到极致,超越用户想象。三种研究方法: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点)第二,“自己要逼得狠”(极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紧”(产品)。服务及营销,极致的产品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服务体验。

第四,迭代思维。

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反复不断,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允许不足,不断试错,在不断迭代中改进产品。主要有两个点,一个“微”,“快”。小处着眼,微创新。“微”,要从细微的用户信息需求分析入手,贴近用户心理进行验证,在用户可以参与和反馈中逐步发展改进。“也许你认为这是一个不起眼的点,但用户可能会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二是精益创业,快速发展迭代。

第五,流量思维。

“目光聚焦之地,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当流量与用户很好的绑定在一起的时候,流量就可以为你带来财富。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二是坚持从量变到质变。任何互联网产品,只要用户活跃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产生质变,从而带来商机或价值。

第六,社会化思维。

网是社会化商业的核心,企业面对的用户是以网的形式存在的,。要遵循以下两个法则:一是利用好社会化网络媒体,其次是众包的合作。利用社会化工具、社会化媒体和社会化网络,重塑企业和用户的沟通关系,以及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的思维方式。

第七,平台思维。

互联网平台思维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平台模式是最有可能成就行业巨头。全球经济最大的100家企业里,有60家企业的主要业务收入来自网络平台进行商业发展模式,包括苹果、谷歌等。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共创双赢的生态系统。二是善用现有网络平台。三是让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员工的平台。 让员工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第八,跨界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行业界限变得模糊,互联网公司的触角无孔不入,如零售,图书,金融,电信,娱乐,交通,媒体等。遵循以下两个基本法则:一是携“用户”以令诸侯。其次,大胆的颠覆式创新。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必须手持用户和数据资源,勇于跨界创新的组织。

拥有互联网发展思维,才能在我国互联网+时代纵横商海,无往不胜。 而所谓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就是简单的这些:用户,体验,服务,平台至上。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内涵包括:

1、开放自由:每一个表达或者在网络上的行为,几乎可以被所有网友看到,并且他们也可以对其进行评论(正面或负面),最终就能自由、畅通的互动交流。

2、平等:网络上的所有人是平等的,比如他可以骂你,你也可以反击。

3、网络效益: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不像现实中的行为,一句话或者行为的影响范围有限。

扩展资料:

1、互联网思维是一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思维

认真学习互联网知识,努力掌握互联网特点,充分了解互联网作用,清晰认识互联网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变革甚至是颠覆,改变对互联网漠不关心、一无所知、不求甚解的态度。

2、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力求适应互联网的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要学会适应互联网;如果不适应,自己的工作舞台、生活空间、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只能萎缩,难以拓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分为几大类:

1、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

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从应用层面到社会生活,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珍妮纺纱机从一项新技术到改变纺织行业,再到后来被定义为工业革命的肇始,影响东、西方经济格局,其跨度至少需要几十年。互联网也同样。

但因为这种影响是滞后的,所以,我们就难免会处于身份的尴尬之中:旧制度和新时代在我们身上会形成观念的错位。越是以前成功的企业,转型越是艰难,这就是克 莱顿·克里斯坦森讲到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个技术领先的企业在面临突破性技术时,会因为对原有生态系统的过度适应而面临失败。

现在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面临的就是这种状况。这种困境可以叫做“工业人”要变成“数字人”的困境。

2、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

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这三个大可以称为工业化时代企业经营的“圣三位一体”

1)但是互联网时代,这三个基础被解构了。工业化时代稀缺的是资源和产品,资源和生产能力被当作企业的竞争力,现在不是了

2)产品更多地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现的,渠道垄断很难实现

3)最重要一点,媒介垄断被打破了,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你再希望通过买通媒体单向度、广播式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成立了。

这三个基础被解构以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主权形成。

3、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

以前的企业也会讲用户至上、产品为王,但这种口号要么是自我标榜,要么真的是出于企业主的道德自律。但是在现在这个数字时代,在消费者主权的时代,用户至上是你不得不这样的行为,你得真心讨好用户。淘宝卖家“见面就是亲,有心就有爱”是真实的情绪,因为好评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民主和专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不得不对人民好,后者是出于道德自律。所以判断民主社会和专制社会的一大标准,就是两方是怎么对待道德这个事情的。

4、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在功能都能被满足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是分散的、个性化,购买行为的背后除了对功能的追求之外,产品变成了他们展示品味的方式。

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就不像单纯的功能需求那样简单和直接,所以,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就是一个测试的过程,要求你的产品是一个精益和迭代的过程,根据需求反馈成长。小米手机每周迭代一次,微信第一年迭代开发了44次,就是这个道理。

5、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自带了媒体属性

因为需求和品味相关联,也就是和人性相关联,所以,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就是极致性能+强大的情感诉求。这两样东西都是会自传播的。

现在看到一些和互联网相关的企业,还在开新闻发布会,还在把硬广当致胜利器,都是互联网思维不充分的体现。

6、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组织一定是扁平化的

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分享,组织内部也同样如此,它讲究小而美,大而全、等级分明的企业很难贯彻互联网思维,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对员工,有没有爱,也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

很遗憾,很多互联网企业也还在用工业化的套路做着自己的企业。大家都羡慕小米、极路由这样的极速发展,但如果不能在观念上进行改变,那么,不管你做的是APP还是其他,你本质上还是一个传统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90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