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是什么意思简单通俗点

焦距是什么意思简单通俗点,第1张

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照相机中 焦距f<像距<2f 才能成像。

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扩展资料:

当将摄影镜头调整到无限远时,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焦距。在设计上,是将透镜的主平面与底片或成像感测器的距离调整为焦距的长度,然后,远距离的物体就能在底片或感测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当镜头要拍摄比较接近的物体时,是镜头的主平面与成像检测器或胶片的距离发生变化,使得有限距离的物体得以清晰成像。

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来标示,但仍然可能看见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寸标示的老镜头。视野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由于最大众化的是35mm规格,镜头的视野经常是根据这种规格标示的。

对标准镜头(50mm)、广角镜头(24mm)、望远镜头(500mm)视野都是不一样的。对数码相机上也是一样,它们的感光器比一般传统的35mm底片还要更小,所以相对的只要更短的焦距,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影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焦距

焦距也称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在照相机中,焦距是从镜片光学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离。相机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

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物体在成像平面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物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物体在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所形成的影像的放大倍率就越大。

相机的作用

相机可以在生活中进行拍照、录像、保存图片、保存资料等作用。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照相是靠“影像铺”这样的店家用传统的画像方法描绘自己的容貌。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

焦距通常会清晰显示在镜头上,一般以毫米(mm)表示,定焦镜头只会有一组数字(如50mm),而变焦镜头则会有两组(如18-55mm),说明该支镜头的变焦段。在实际拍摄上,不同的焦距会影响物体在你照片里放到有多大,焦距愈长,物件就放得越大,视角越狭窄,而压缩感较强,景深则越浅。

扩展资料:

1、焦距越大,视野越窄,取景范围也就越窄;能拍摄的画面就越少,但是画面中的景物在画面中的占比就越大。

2、随着焦距越来越大,视野变得越来越窄,能拍摄的画面也越来越少,但是画面中景物的占比变大。

3、将镜头焦距在24mm以下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这种镜头视角大,很适合拍摄大场景、风光类题材,营造出来的视觉冲击力很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焦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89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