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的词语解释

开国大典的词语解释,第1张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协商: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迎风招展:随着风飘动。

徐徐上升:慢慢地向上运动。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扩展资料:

1949年10月1日凌晨,为在开国大典执行任务,礼炮队开赴天安门,在现公安部门前,54门礼炮炮口冲南,向东一字排开。按照炮兵作战指挥原则,正职在前方指挥所,副职负责后方阵地。

当年的礼炮指挥所就设在天安门东侧的三座门下,与天安门阅兵指挥部有直通电话,许欣之就在此接受天安门阅兵指挥部的命令。

庄严神圣的时刻终于到了!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随着话筒里阅兵指挥部的命令,许欣之挥动红旗向阵地下达“放!”的命令,礼炮齐鸣。

28响与升国旗奏国歌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礼炮队圆满完成了这一历史性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_词语解释

【拼音】:kāi guó dà diǎn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例句】:是什么使成千上万不同职业的人赶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我想,这主要是大家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52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